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乌海市两级检察院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实践 | 第9-17页 |
(一) 人民监督员制度概况 | 第9-11页 |
1.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发展 | 第9-10页 |
2. 人民监督员的主要作用 | 第10-11页 |
(二) 乌海市人民监督员制度实施现状 | 第11-17页 |
1. 针对三类案件监督的试点开展 | 第11-12页 |
2. 准备五种情形监督的全面试行 | 第12-13页 |
3. 乌海市检察系统人民监督员监督案件程序 | 第13-14页 |
4. 人民监督员换届情况 | 第14-15页 |
5. 人民监督员最新进展情况 | 第15-17页 |
二、乌海市人民监督员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17-22页 |
(一) 人民监督员制度实施存在的问题 | 第17-20页 |
1. 人民监督员选任机制不完善 | 第17-18页 |
2. 人民监督员案件监督不均衡,监督渠道不合理 | 第18页 |
3. 人民监督员监督意见效力不足 | 第18-19页 |
4. 监督程序执行不严格、人民监督员知情权保障不足 | 第19-20页 |
(二) 存在问题的主要成因 | 第20-22页 |
1. 人民监督员选人机制不科学 | 第20页 |
2. 人民监督员权利意识不强,意见重视程度不够 | 第20-21页 |
3. 人民监督员制度缺乏立法明确与配套保障 | 第21-22页 |
三、完善我国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几点思考 | 第22-29页 |
(一) 合理借鉴外国相关制度,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 | 第22-23页 |
(二) 建立合理的选任机制和管理机制 | 第23-26页 |
1. 加强对人民监督员的选举宣传 | 第24页 |
2. 认真落实“规定”中的自荐条款 | 第24-25页 |
3. 确定民主意识高的人民监督员 | 第25页 |
4. 将代民主与基层民主相结合 | 第25-26页 |
(三) 完善立法,保障人民监督员监督效力的发挥 | 第26-27页 |
1. 建立合理的人民监督员法律体系 | 第26页 |
2. 法律知识普及与当事人知情权保护 | 第26-27页 |
(四) 完善人民监督员的管理机构 | 第27-29页 |
1. 管理机构的转移 | 第27-28页 |
2. 保障案件当事人对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知情 | 第28-29页 |
结论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致谢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