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致密气藏的储层特征与流体识别--以威东地区须家河组二段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引言第11-23页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1-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致密储层天然气勘探研究现状第14-16页
     ·地震储层预测研究现状第16-17页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7-18页
   ·研究内容第18-19页
   ·关键技术第19-20页
   ·论文实际工作量第20页
   ·取得主要成果及创新点第20-23页
     ·主要成果第20-22页
     ·创新点第22-23页
第2章 工区概况第23-29页
   ·工区地理及构造位置第23-24页
     ·地理位置第23页
     ·构造位置第23-24页
   ·区域地质特征第24-25页
   ·勘探开发简况第25-29页
     ·地震勘探第25-26页
     ·钻井勘探第26-27页
     ·开发简况第27-29页
第3章 构造及沉积特征第29-47页
   ·构造特征第29-33页
     ·工区古构造演化特征第29-32页
     ·现今构造特征第32-33页
   ·沉积相第33-47页
     ·沉积微相标志第33-41页
     ·沉积相模式第41页
     ·沉积微相特征第41-46页
     ·沉积相平面展布第46-47页
第4章 储层特征第47-76页
   ·岩石学特征第47-48页
   ·储集空间特征第48-55页
     ·孔隙特征第49-54页
     ·裂缝特征第54-55页
   ·储层物性特征第55-63页
     ·储层物性特征第55-57页
     ·储层物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第57-63页
   ·测井储层评价第63-72页
     ·测井资料基本情况与测井曲线标准化处理第63-64页
     ·储层参数计算和测井评价第64-68页
     ·储层有效孔隙度的确定第68-69页
     ·储层解释第69-72页
   ·储层分类评价第72-73页
   ·储层纵横向分布第73-76页
     ·储层纵向展布特征第73-74页
     ·储层横向展布特征第74-76页
第5章 地震储层预测第76-104页
   ·有利砂岩精细标定及响应特征第76-77页
   ·模型正演及分析第77-79页
   ·实际井旁道波形特征分析第79-80页
   ·储层反演响应模式的建立第80-89页
     ·有井约束速度反演第81-83页
     ·自然伽马反演第83-85页
     ·孔隙度反演第85-86页
     ·储层反演响应模式的建立第86-89页
   ·储层分布及平面预测第89-92页
   ·裂缝预测第92-104页
     ·裂缝特征第92页
     ·叠后裂缝检测方法第92-93页
     ·叠前裂缝检测方法第93-104页
第6章 储层流体识别研究第104-118页
   ·叠后流体识别方法探索研究第104-106页
     ·频率属性第104-105页
     ·吸收系数第105-106页
   ·叠前流体识别方法探索研究第106-117页
     ·AVO 技术原理第106-110页
     ·AVO 处理可行性分析第110页
     ·AVO 技术研究思路第110页
     ·威东区块AVO 技术研究的难点及其对策第110-111页
     ·AVO 正演模拟第111-114页
     ·须二段储层流体分布特征第114-116页
     ·流体预测可靠性分析第116-117页
     ·建议井位部署原则第117页
   ·钻探实证第117-118页
结论第118-120页
致谢第120-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川盆地下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及勘探前景
下一篇:地震作用下复杂斜坡响应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