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犯罪学论文

论当代西方批判犯罪学—阶级维度的考察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21页
 (一) 选题意义第11-12页
 (二) 研究现状第12-17页
  1. 批判犯罪学的概念第12页
  2. 批判犯罪学的起源与发展第12-14页
  3. 批判犯罪学的主要特征第14-17页
 (三) 解决的疑难问题第17-18页
  1. 阶级维度的重要性第17-18页
  2. 研究重点:传统主流犯罪学与批判犯罪学在阶级维度上的阐述第18页
 (四) 研究方法第18-21页
  1. 文本分析法第18-19页
  2. 社会调查法第19-21页
一、阶级与犯罪:传统主流犯罪学的论述第21-29页
 (一) 下层阶级的定义第21-24页
  1. 贫穷的社会地位低下的人群第21-22页
  2. 遭受经济重组严重影响的人群第22-23页
  3. 不具有主流社会人生价值观的人群第23-24页
 (二) 下层阶级与犯罪第24-29页
  1. 没有完全社会化第24-25页
  2. 出生于家庭教育不良的家庭第25-26页
  3. 不接受主流社会价值观念第26-27页
  4. 恶劣的社会生活环境第27-29页
二、同情下层阶级:批判犯罪学的论述第29-37页
 (一) 对传统主流犯罪学的一般性批判第29-34页
  1. 对犯罪界定问题展开批判第29-31页
  2. 对国家刑事法律的自我掩饰展开批判第31-33页
  3. 对传统主流犯罪学的阶级偏见展开批判第33-34页
 (二) 从阶级角度对传统主流犯罪学的批判第34-37页
  1. 默顿理论的缺陷第34-35页
  2. 心理学派的缺陷第35页
  3. 文化学派理论的缺陷第35-36页
  4. 外部社会生活环境决定论的缺陷第36-37页
三、避免矫枉过正:对批判犯罪学的再分析第37-45页
 (一) 批判犯罪学的矫枉过正第37-42页
  1. 对下层阶级的过分同情第37-40页
  2. 过于关注犯罪的政治面向第40-41页
  3. 缺乏实证主义研究第41-42页
 (二) 寻找整合多种理论的途径第42-45页
  1. 整合的可能性第42-43页
  2. 整合的必要性第43页
  3. 整合的可行性第43-45页
四、批判犯罪学对未来我国犯罪学发展的启示第45-49页
 (一) 我国犯罪学研究的现状第45-46页
  1.犯罪学发展的动力问题第45-46页
  2.犯罪学的学科定位问题第46页
  3.犯罪学的研究方法问题第46页
 (二) 批判犯罪学对我国犯罪学的启示第46-49页
  1. 在犯罪学的动力方面第46-48页
  2. 在犯罪学的学科定位方面第48页
  3.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问题第48-49页
结语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后记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旅游犯罪研究--机制、评估与控制
下一篇:关于“群体性事件”的宪政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