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犯罪学论文

旅游犯罪研究--机制、评估与控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2-14页
  (一) 选题背景第12-13页
  (二) 研究意义第13-14页
 二、研究思路和内容第14-16页
  (一) 研究思路第14-15页
  (二) 主要内容第15-16页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6-19页
  (一) 研究方法第16-17页
  (二) 技术路线第17-19页
 四、研究的主要创新第19-20页
  (一) 研究理论的创新第19页
  (二) 研究内容的创新第19页
  (三) 研究方法的创新第19-20页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20-30页
 一、国外研究进展第20-25页
  (一) 旅游业与犯罪的关系研究第20-21页
  (二) 旅游犯罪的影响研究第21页
  (三) 旅游犯罪的成因研究第21-22页
  (四) 旅游犯罪的感知研究第22-23页
  (五) 旅游犯罪时空规律研究第23页
  (六) 专项旅游犯罪研究第23-24页
  (七) 旅游犯罪的预防研究第24-25页
  (八) 其它相关研究第25页
 二、国内研究进展第25-28页
  (一) 旅游与犯罪的关系研究第26页
  (二) 旅游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第26页
  (三) 旅游犯罪的预防与应对研究第26-27页
  (四) 专项旅游犯罪研究第27-28页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第28-30页
第三章 旅游犯罪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第30-42页
 一、基本概念第30-37页
  (一) 旅游与犯罪第30-31页
  (二) “旅游犯罪”的理论框架第31-37页
 二、基础理论第37-42页
  (一) 旅游安全学理论第37-38页
  (二) 犯罪社会学理论第38-39页
  (三) 犯罪心理学理论第39页
  (四) 旅游系统理论第39-41页
  (五) 旅游管理理论第41-42页
第四章 旅游犯罪的形成机理、影响路径与预测模型第42-52页
 一、旅游犯罪的影响因子及形成机理第42-43页
  (一) 旅游犯罪的影响因子分析第42页
  (二) 旅游犯罪的形成机理第42-43页
 二、旅游犯罪的影响效应、影响路径与影响机制第43-47页
  (一) 旅游犯罪的影响效应分析第44-46页
  (二) 旅游犯罪的影响路径与影响机制第46-47页
 三、旅游犯罪的预测方法及预测模型第47-52页
  (一) 旅游犯罪的预测方法第47-50页
  (二) 旅游犯罪的预测模型第50-52页
第五章 旅游犯罪的评估与分析第52-60页
 一、旅游犯罪评估阶段与内容第52-54页
  (一) 旅游犯罪的评估阶段第52页
  (二) 旅游犯罪的评估内容第52-54页
 二、旅游犯罪评估系统的构建第54页
 三、实证研究:以浙江千岛湖涉台旅游犯罪事件为例第54-60页
  (一) 犯罪案件简述第54-55页
  (二) 影响效应分析第55-56页
  (三) 应对效果评估第56-60页
第六章 旅游犯罪的控制与管理第60-78页
 一、旅游犯罪控制系统的构建第60-65页
  (一) 旅游犯罪战略控制系统第61-62页
  (二) 旅游犯罪社会控制系统第62-64页
  (三) 旅游犯罪行为控制系统第64-65页
 二、旅游犯罪的管理系统与管理阶段第65-78页
  (一) 旅游犯罪管理系统的构建第65-67页
  (二) 旅游犯罪前的防范管理第67-71页
  (三) 旅游犯罪中的应对管理第71-74页
  (四) 旅游犯罪后的恢复管理第74-78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78-82页
 一、研究结论第78-79页
  (一) 旅游犯罪的理论框架第78页
  (二) 旅游犯罪的形成机理第78页
  (三) 旅游犯罪的预测方法和模型第78-79页
  (四) 旅游犯罪的评估分析第79页
  (五) 旅游犯罪的控制与管理系统第79页
 二、研究展望第79-82页
  (一) 旅游犯罪的形成机理方面第79页
  (二) 旅游犯罪的影响评估方面第79-80页
  (三) 旅游犯罪的研究方法方面第80页
  (四) 旅游犯罪的对比研究方面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8页
致谢第88-90页
科研成果第90-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司法鉴定启动程序研究
下一篇:论当代西方批判犯罪学—阶级维度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