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6页 |
·S-腺苷蛋氨酸 | 第11-14页 |
·SAM 的理化性质 | 第11页 |
·SAM 的应用 | 第11-12页 |
·SAM 的生产方法 | 第12-14页 |
·谷胱甘肽 | 第14-19页 |
·GSH 的理化性质 | 第14-15页 |
·GSH 的应用 | 第15-16页 |
·GSH 的生产方法 | 第16-19页 |
·SAM 和 GSH 的代谢途径及发酵联产 | 第19-22页 |
·SAM 的代谢途径 | 第19-20页 |
·GSH 的代谢途径 | 第20-21页 |
·SAM 和 GSH 共同的代谢途径及发酵联产 | 第21-22页 |
·基于能量代谢调控的发酵过程优化 | 第22-24页 |
·胞内 ATP 水平的调控及其应用 | 第22-23页 |
·胞内 NADH 水平的调控及其应用 | 第23-24页 |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研究意义 | 第2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基于胞内 ATP 代谢分析的氨基酸添加策略 | 第26-38页 |
·引言 | 第2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28页 |
·菌种 | 第26页 |
·培养基 | 第26页 |
·培养方法 | 第26-27页 |
·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发酵动力学参数计算 | 第28页 |
·代谢通量计算及分析 | 第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7页 |
·氨基酸对 SAM 和 GSH 生物合成的影响 | 第28-29页 |
·SAM 和 GSH 分批发酵过程 | 第29-30页 |
·L-蛋氨酸对 SAM 和 GSH 分批发酵影响 | 第30-31页 |
·L-半胱氨酸添加浓度的确定 | 第31-32页 |
·基于胞内 ATP 代谢分析的 SAM 和 GSH 联合高产氨基酸添加策略 | 第32-35页 |
·发酵动力学分析 | 第35页 |
·代谢通量分析 | 第35-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柠檬酸钠促进 SAM 和 GSH 联合高产研究 | 第38-50页 |
·引言 | 第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40页 |
·菌种 | 第38页 |
·培养基 | 第38-39页 |
·培养方法 | 第39页 |
·分析方法 | 第39页 |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 第39-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9页 |
·柠檬酸钠对 SAM 和 GSH 联产的影响 | 第40-41页 |
·柠檬酸钠添加条件的优化 | 第41-42页 |
·柠檬酸钠促进 SAM 和 GSH 联合高产 | 第42-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恒化培养技术在SAM 和GSH联合高产中的应用 | 第50-59页 |
·引言 | 第5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0-51页 |
·菌种 | 第50-51页 |
·培养基 | 第51页 |
·培养方法 | 第51页 |
·分析方法 | 第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8页 |
·温度对 SAM 和 GSH 联产的影响 | 第51-52页 |
·pH 对 SAM 和 GSH 联产的影响 | 第52页 |
·搅拌转速对 SAM 和 GSH 联产的影响 | 第52-53页 |
·环境条件的两阶段控制策略 | 第53-55页 |
·基于胞内 ATP 调控的 SAM 和 GSH 联合高产策略 | 第55-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0-71页 |
附录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