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9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10-11页 |
(一) 幼儿园教师文化是儿童文化发展的引导因素 | 第10页 |
(二) 幼儿园教师文化是园本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 | 第10-11页 |
(三) 幼儿园教师文化是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 | 第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一) 文化概念的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二) 教师文化的相关研究 | 第12-15页 |
(三) 幼儿园教师文化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三、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第16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页 |
四、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6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16-17页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9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一章 幼儿园教师文化概述 | 第19-31页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一) 幼儿园教师文化 | 第19-20页 |
(二) 教学与幼儿园教学 | 第20-21页 |
二、 幼儿园教师教学中教师文化的构成要素 | 第21-29页 |
(一) 教育价值观念 | 第21-24页 |
(二) 教学思维方式 | 第24-27页 |
(三) 教学实际行为方式 | 第27-29页 |
三、 幼儿园教师文化的特征 | 第29-31页 |
(一) 情感性 | 第29页 |
(二) 反思性 | 第29-30页 |
(三) 生成性 | 第30-31页 |
第二章 幼儿园教师教学中教师文化的现实考察 | 第31-43页 |
一、 幼儿园教师文化现状呈现 | 第31-38页 |
(一) 教育价值观念 | 第31-32页 |
(二) 教学思维方式 | 第32-36页 |
(三) 教学行为方式 | 第36-38页 |
二、 当前幼儿园教师文化存在的普遍问题 | 第38-41页 |
(一) “控制”——“伪主体”的教育价值观 | 第38页 |
(二) “求同”——缺乏个性的教学思维方式 | 第38-39页 |
(三) “脱节”——保守的常态教学行为 | 第39-40页 |
(四) “马赛克”—— 偏“个人主义”的教学孤立行为 | 第40-41页 |
三、 幼儿园教师文化现存问题的归因分析 | 第41-43页 |
(一) 社会环境 | 第41页 |
(二) 幼儿园管理 | 第41-42页 |
(三) 教师自身文化素养 | 第42-43页 |
第三章 幼儿园教师文化建构的有效策略 | 第43-50页 |
一、 优化学前教育“软硬”环境 | 第43-45页 |
(一) 抓住学前教育发展机遇,转变幼儿教育理念 | 第43-44页 |
(二) 转变功利性教育导向,恪守幼儿园教学本质 | 第44页 |
(三) 严把幼师资格标准关,创建合格幼教师资队伍 | 第44-45页 |
二、 加强幼儿园园本文化建设 | 第45-47页 |
(一) 优化幼儿园园本文化,激发教师教学智慧 | 第45-46页 |
(二) 完善幼儿园教师管理,构建学习型教师队伍 | 第46页 |
(三) 改进教师教学评价机制,鼓励合作教研 | 第46-47页 |
三、 提升教师自身文化素养水平 | 第47-50页 |
(一) 提高专业教学能力,变被动“求同”为主动“创生” | 第47-48页 |
(二) 转变自身孤立学习方式,形成合作教研思维方式 | 第48页 |
(三) 反思教学实践行为,形成反思性实践行为方式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注释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57页 |
附录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