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施工论文--施工方法论文

大跨度小净距隧道支护结构力学特征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0页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7-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9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9页
   ·本章小结第9-10页
第二章 双碑隧道工程地质条件第10-21页
   ·隧道工程地质条件第10-11页
   ·地层及岩性第11-13页
   ·地质构造第13-14页
   ·水文地质条件及评价第14-18页
     ·地下水类型及富水性第15-17页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第17-18页
   ·地下水水质类型及腐蚀性第18-19页
   ·隧道建设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评价第19页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第19-20页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裂隙岩体流固耦合的基本理论第21-32页
   ·裂隙岩体渗流的基本理论第21-26页
     ·裂隙岩体渗流的特点第21-22页
     ·裂隙岩体的渗透张量第22-23页
     ·裂隙岩体的渗透系数第23页
     ·裂隙岩体渗流的连续性方程第23-25页
     ·裂隙岩体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第25-26页
   ·流固耦合的相互作用机理第26-31页
     ·应力场对渗流场的作用机理第26-27页
     ·渗流场对应力场的作用机理第27-29页
     ·双场耦合作用下围岩应力场的分布第29-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隧道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数值分析第32-59页
   ·有限差分的基本思想第32-34页
     ·有限差分的概念第32页
     ·有限差分求解方法第32-34页
   ·基于有限差分软件 FLAC3D 的流固耦合的基本理论第34-39页
     ·基于流固耦合分析的 FLAC3D 基本方程第34-37页
     ·边界条件第37-38页
     ·裂隙岩体流固耦合方法的择取第38-39页
   ·双碑隧道不同地下水位开挖过程数值模拟研究第39-58页
     ·基本模型第39页
     ·基本假定第39页
     ·计算范围第39-40页
     ·模型参数第40-42页
     ·开挖前后围岩的应力状态第42-48页
     ·开挖前后围岩内的位移状态第48-51页
     ·初支的应力状态第51-55页
     ·初支的位移状态第55-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现场监测及结果分析第59-71页
   ·隧道监控量测的必要性与作用第59页
   ·现场监控的目的和项目第59-60页
   ·监控断面的选择和测点的布置第60-62页
   ·监测结果分析第62-65页
   ·不同地下水位线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第65-69页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2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71页
   ·研究展望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区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研究
下一篇: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铺筑路面基层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