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6页 |
·引言 | 第7页 |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学术意义 | 第7-8页 |
·现实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8-13页 |
·国内研究综述及评价 | 第8-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 | 第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对比分析法 | 第14页 |
·文献分析法 | 第14页 |
·理论分析法 | 第14页 |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研究重点 | 第14页 |
·研究难点 | 第14-15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2 相关理论及核心概念界定 | 第16-22页 |
·基本公共服务的定义及内容 | 第16-18页 |
·公共服务与基本公共服务 | 第16-17页 |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17-18页 |
·城乡统筹的基本理论 | 第18-19页 |
·统筹城乡理论提出的背景 | 第18-19页 |
·统筹城乡发展的定义及内容 | 第19页 |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要求 | 第19-20页 |
·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法律要求及政府职能重要组成部分 | 第20-21页 |
·与其他国家之比较 | 第21-22页 |
3 重庆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2-29页 |
·重庆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 第22-23页 |
·重庆市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23-29页 |
·重庆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低与其他省份差距较大 | 第24-25页 |
·重庆市基本公共服务城乡间差距巨大,基本公共服务城乡间不均等 | 第25-26页 |
·重庆市基本公共服务区域间差距巨大,“圈翼”间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 | 第26-27页 |
·重庆市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与居民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矛盾 | 第27-29页 |
4 重庆市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供给的原因分析 | 第29-39页 |
·体制原因 | 第29-32页 |
·“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模式影响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 | 第30-31页 |
·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导致了基本公共服务城乡间的不平衡 | 第31页 |
·政府行为偏好与错位导致城乡间、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 | 第31-32页 |
·经济原因 | 第32-36页 |
·从国家层面看,我国经济发展质量还不够高,且地域差异非常明显 | 第32-33页 |
·重庆市“圈翼”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导致基本公共服务的地域差距 | 第33-36页 |
·“效率”与“公平”这对经济发展中的固有矛盾导致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 | 第36页 |
·社会与心理原因 | 第36-39页 |
·城乡居民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同需求导致了供给的差异性 | 第37-39页 |
5 促进重庆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的措施建议 | 第39-47页 |
·以“城乡统筹”改革为契机,改革城乡二元管理体制 | 第39-40页 |
·加快发展重庆经济,用经济发展带动重庆市基本公共服务事业的繁荣 | 第40-41页 |
·促使政府行为“理性选择”,畅通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表达机制 | 第41-43页 |
·引进市场化手段,改变行政垄断基本公共服务的局面,促进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 第43-44页 |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两翼”地区财政的支持,发展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第44-45页 |
·构建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满足重庆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 | 第45-4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研究结论 | 第47-48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 第53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