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车速耦合激励下四自由度汽车悬架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6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7-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汽车悬架系统动力学 | 第9-11页 |
·混沌 | 第11-12页 |
·非线性汽车悬架系统的混沌振动 | 第12-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 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16-25页 |
·路面-车速耦合激励模型 | 第16-17页 |
·路面的静态模型 | 第16-17页 |
·路面-车速耦合激励模型 | 第17页 |
·四自由度非线性悬架系统模型 | 第17-24页 |
·悬架系统非线性元件特性 | 第17-20页 |
·四自由度半主动非线性悬架模型 | 第20-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3 汽车悬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 第25-53页 |
·系统参数与仿真环境 | 第25-26页 |
·非线性方程解的最终行为 | 第26-28页 |
·混沌特性分析基础 | 第28-32页 |
·混沌的定义 | 第28页 |
·混沌的基本特征 | 第28-29页 |
·混沌的识别方法 | 第29-32页 |
·四自由度非线性主动悬架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 | 第32-52页 |
·系统的速度分岔图 | 第32-39页 |
·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识别 | 第39-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4 路面-车速耦合激励下行车舒适性分析 | 第53-57页 |
·振动强度 | 第53-54页 |
·PSP 值 | 第54-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