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学能量流动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 | 第12页 |
·生态学在经济社会研究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广西创新系统建设情况 | 第13-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7-21页 |
·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生态学在创新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 第19-20页 |
·广西创新系统研究综述 | 第20-21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区域创新系统与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 第22-30页 |
·区域创新系统基本理论 | 第22-25页 |
·区域创新系统的起源与内涵 | 第22-23页 |
·区域创新系统的类型 | 第23-25页 |
·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25-30页 |
·生态学与生态系统 | 第25-27页 |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 第27-28页 |
·生态金字塔模型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区域创新系统的生态学特征 | 第30-38页 |
·区域创新系统与一般生态系统 | 第30-31页 |
·区域创新系统构成要素的生态学特征 | 第31-32页 |
·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行为的生态学特征 | 第32页 |
·区域创新系统能量流动的生态学特征 | 第32-34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34-38页 |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 | 第34页 |
·创新种群与创新群落 | 第34-35页 |
·技术种群与技术群落 | 第35-36页 |
·技术生态位与生态位重叠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创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 | 第38-48页 |
·能量流动模型建立的思路 | 第38-41页 |
·创新种群和能量流动 | 第38-40页 |
·企业种群能量流动的形式 | 第40-41页 |
·资源充裕条件下的创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 | 第41-45页 |
·模型参数的设定 | 第41-43页 |
·模型的建立和推导 | 第43-45页 |
·资源约束条件下的创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 | 第45-48页 |
·模型参数的设定 | 第45-46页 |
·模型的建立和推导 | 第46-48页 |
第五章 广西创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分析 | 第48-62页 |
·广西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种群构成 | 第48-51页 |
·企业种群 | 第48-49页 |
·研究机构种群 | 第49-50页 |
·科技中介机构种群 | 第50-51页 |
·广西创新生态系统能量构成 | 第51-53页 |
·知识流 | 第51-52页 |
·技术流 | 第52-53页 |
·信息流 | 第53页 |
·物质流 | 第53页 |
·广西创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 | 第53-62页 |
·模型变量的指标选取 | 第54-55页 |
·基础数据的获得和整理 | 第55页 |
·数据归一化处理 | 第55-56页 |
·模型变量的计算 | 第56-58页 |
·技术流动模型分析 | 第58-62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与科研项目和论文发表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