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与行人碰撞中行人下肢损伤防护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行人安全问题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行人保护法规介绍 | 第13-16页 |
·EEVC 法规介绍 | 第13-14页 |
·Euro NCAP 介绍 | 第14-15页 |
·日本行人法规 | 第15-16页 |
·GTR 法规介绍 | 第16页 |
·行人保护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实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计算机模拟研究方法 | 第17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2章 人体损伤生物力学 | 第19-33页 |
·损伤生物力学介绍 | 第19-20页 |
·损伤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人体下肢解剖学结构 | 第21-24页 |
·下肢带骨 | 第21-22页 |
·自由下肢骨 | 第22-24页 |
·人体下肢的损伤机理 | 第24-27页 |
·大腿损伤 | 第25页 |
·膝部损伤 | 第25-26页 |
·小腿损伤 | 第26-27页 |
·人体损伤的耐受限度 | 第27-30页 |
·头部损伤耐受度 | 第27页 |
·胸部损伤耐受度 | 第27-28页 |
·颈部损伤耐受度 | 第28页 |
·下肢损伤耐受度 | 第28-30页 |
·人体损伤评价标准 | 第30-32页 |
·人体损伤评价标准的分类 | 第30页 |
·损伤评分方法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基于行人事故的下肢损伤的重现研究 | 第33-50页 |
·行人事故的事故调查研究 | 第33-35页 |
·行人事故调查信息 | 第34-35页 |
·事故的来源 | 第35页 |
·重建工具 MADYMO 软件介绍 | 第35-37页 |
·多体体统 | 第36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36-37页 |
·行人事故的重建 | 第37-49页 |
·行人事故信息描述 | 第38-41页 |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1-45页 |
·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45-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基于行人下肢损伤防护的保险杠结构的改进 | 第50-62页 |
·引言 | 第50-51页 |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51-55页 |
·汽车模型的建立 | 第51页 |
·下肢冲击器有限元模型 | 第51-55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55-58页 |
·碰撞位置的选择 | 第56页 |
·缓冲材料的选择 | 第56-57页 |
·改进缓冲泡沫的结构 | 第57-58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8-61页 |
·中心轴线处的仿真结果 | 第58-59页 |
·吸能盒处的仿真结果 | 第59-60页 |
·改进缓冲泡沫结构的仿真结果 | 第60-61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总结和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