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与受众互动关系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4页 |
第一章 电视与受众互动关系分析 | 第14-29页 |
·互动起因探究 | 第14-18页 |
·互动——人类社会化的必要手段 | 第14-16页 |
·电视互动——电视与观众的双赢 | 第16-18页 |
·传播学中的互动环节 | 第18-21页 |
·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传播模式 | 第18-19页 |
·电视互动对“使用与满足”的发展 | 第19-20页 |
·电视互动类型的划分 | 第20-21页 |
·中国电视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互动史 | 第21-29页 |
第二章 “媒介融合”与电视的新变化 | 第29-38页 |
·“媒介融合”产生及其动因分析 | 第29-34页 |
·“媒介融合”的产生 | 第29页 |
·媒介融合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29-34页 |
·新变化——媒介融合下的电视与受众 | 第34-38页 |
·受众参与内容生产 | 第35页 |
·受众多样化的接收终端 | 第35-37页 |
·电视传播方式转变 | 第37-38页 |
第三章 构建电视与观众良性互动 | 第38-49页 |
·缺憾——电视互动仍有不足 | 第38-40页 |
·“受众本位”名不符实 | 第38-39页 |
·互动过程存在简单化、娱乐化倾向 | 第39-40页 |
·人员互动素质匮乏,持续性互动缺失 | 第40页 |
·良性有效——互动的发展方向 | 第40-49页 |
·从伽达默尔到哈贝马斯 | 第41-43页 |
·内容生产应体现社会核心价值,做到雅俗共赏 | 第43-44页 |
·重视受众的心理需求 | 第44-45页 |
·重视数据库、传输网络等基础硬件建设 | 第45-47页 |
·强化互动意识,多层次满足受众表达、互动要求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