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突发事件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1、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2、核心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3、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4、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6页 |
1 大学生突发事件的概述 | 第16-23页 |
·大学生突发事件的类型 | 第16-19页 |
·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 | 第16-17页 |
·治安安全类突发事件 | 第17页 |
·政治敏感问题类突发事件 | 第17页 |
·心理问题类突发事件 | 第17-18页 |
·网络安全类突发事件 | 第18页 |
·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 | 第18页 |
·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 | 第18-19页 |
·宗教问题类突发事件 | 第19页 |
·大学生突发事件的特点 | 第19-21页 |
·主体的特殊性 | 第19-20页 |
·事件参与的群体性 | 第20页 |
·诱发因素的多样性 | 第20页 |
·后果的危害性 | 第20-21页 |
·影响的持久性 | 第21页 |
·大学生突发事件的相关理论 | 第21-23页 |
2 大学生突发事件的成因 | 第23-30页 |
·大学生自身方面原因 | 第23-25页 |
·政治思想不成熟 | 第23页 |
·危机意识不够 | 第23-24页 |
·心理素质较差 | 第24页 |
·法制观念淡薄 | 第24-25页 |
·学校方面原因 | 第25-27页 |
·学校管理中存在薄弱环节 | 第25-26页 |
·学校预防机制不完善 | 第26页 |
·学校教育力度不够 | 第26-27页 |
·学校外部环境方面的原因 | 第27-30页 |
·非主流价值观的影响 | 第27页 |
·网络媒体的影响 | 第27-28页 |
·校园周边环境的影响 | 第28页 |
·家庭因素的影响 | 第28-29页 |
·自然灾害的影响 | 第29-30页 |
3 高校在应对大学生突发事件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4页 |
·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有待改进 | 第30-31页 |
·学生工作者防范意识有待提高 | 第31页 |
·应对突发事件的规章制度有待细化 | 第31页 |
·有效的心理支持系统有待完善 | 第31-32页 |
·顺畅的信息沟通系统有待健全 | 第32-34页 |
4 大学生突发事件的对策 | 第34-45页 |
·预防对策: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 第34-40页 |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应急小组 | 第34-35页 |
·制定应急预案,进行应急演练 | 第35-36页 |
·建立健全信息采集系统,完善应急沟通平台 | 第36-37页 |
·加强大学生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能力素质 | 第37-39页 |
·强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 第39-40页 |
·处置对策:泰然处之,坦然应对 | 第40-42页 |
·启动应急预案,布置紧急行动 | 第40页 |
·依靠组织力量,团结协作 | 第40-41页 |
·建立健全信息沟通系统 | 第41-42页 |
·建立健全信息监测系统 | 第42页 |
·善后对策:持续深入,全面恢复 | 第42-45页 |
·建立大学生突发事件的事后恢复机制 | 第42-43页 |
·建立大学生突发事件的事后总结机制 | 第43-44页 |
·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作者简历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