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行车组织论文--车站工作组织论文--编组站工作组织与管理系统论文

铁路编组站车辆编组作业三维可视化仿真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引言第10-11页
     ·编组作业在铁路运输中的地位及其作用第10页
     ·编组作业三维可视化仿真的意义第10-11页
   ·可视化仿真相关支持技术第11-14页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第11-12页
     ·三维可视化仿真技术第12-13页
     ·虚拟现实技术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国外相关研究工作第14页
     ·国内相关研究工作第14-15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二章 铁路编组站场环境特征分析第17-25页
   ·编组站作业原理及设备第17-21页
     ·编组站的任务与分类第17页
     ·编组站作业原理第17-18页
     ·调车作业计划第18-21页
   ·编组站设备第21-22页
   ·编组站布置第22-25页
第三章 三维场景可视化建模方法第25-35页
   ·可视化场景的三维建模方法第25-30页
     ·基于图形渲染的建模方法第25-27页
     ·基于二维图像的建模方法第27-30页
     ·基于图形与图像的混合建模方法第30页
   ·可视化场景生成第30-31页
   ·三维建模软件MultiGen Creator概述第31-35页
     ·Creator功能构造第31-33页
     ·OpenFlight数据结构第33-35页
第四章 铁路编组站场静态实体三维建模第35-50页
   ·编组站场景三维建模内容分析第35-37页
     ·编组场仿真建模内容第35-37页
     ·编组站原型方案第37页
   ·编组站场景三维建模方案第37-40页
     ·站场视景建模流程第37-39页
     ·编组站场景构成的数据结构第39-40页
   ·轨道模型的建立与优化第40-44页
     ·轨道建模方案分析第40-41页
     ·轨道三维建模实现方法第41-43页
     ·轨道模型的优化处理第43-44页
   ·铁路编组站地形与地貌特征建模第44-48页
     ·地形三维建模方法分析第44-45页
     ·编组站地形三维建模第45-47页
     ·编组站附属设施建模与优化第47-48页
   ·编组三维场景模型的整合第48-50页
第五章 编组站运动实体三维可视化建模第50-57页
   ·机车车辆模型结构分析第50-51页
     ·机车车辆结构第50-51页
     ·机车车辆建模数据第51页
   ·车体三维建模第51-53页
     ·车体建模方法第51-52页
     ·车体几何建模第52页
     ·车体纹理映射第52-53页
     ·车体数据结构定义第53页
   ·转向架三维建模第53-55页
     ·转向架几何建模第53-54页
     ·转向架DOF设置第54-55页
   ·机车车辆三维模型的整合第55-57页
第六章 铁路编组站编组作业动态视景仿真第57-75页
   ·可视化仿真软件Vega第57-61页
     ·Vega功能特点第57-58页
     ·Vega Lynx面板第58-59页
     ·Vega API第59-61页
   ·编组作业动态视景仿真实现方案第61-62页
   ·车辆编组作业动态视景仿真实现第62-71页
     ·应用程序主框架第62页
     ·ADF文件的定制第62-64页
     ·基于MFC的Vega编组作业动态视景仿真程序设计第64-67页
     ·编组动态可视化仿真中关键问题的处理第67-71页
   ·编组作业三维可视化仿真实例第71-75页
     ·编组计划第71-72页
     ·效果展示第72-75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5-77页
   ·本文总结第75页
   ·展望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致谢第81-8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武广高铁客流变化分析与预测
下一篇: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系统耦合振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