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导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符号化美术形式语言的特征及成因 | 第12-21页 |
一、符号化形式语言的概念 | 第12-14页 |
1、符号与艺术符号 | 第12-14页 |
2、符号化形式语言的定义 | 第14页 |
二、符号化形式语言的特征 | 第14-18页 |
1、令人审美震惊的独创性 | 第14-15页 |
2、强烈的易识性 | 第15-16页 |
3、不可复制性 | 第16-17页 |
4、象征性 | 第17-18页 |
三、符号化是令人视觉震惊的个性化 | 第18-20页 |
四、美术中符号化形式语言的成因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美术作品中的符号化形象 | 第21-42页 |
一、西方当代美术作品中的符号化形象 | 第21-31页 |
1、亨利 摩尔的孔洞造型 | 第22-25页 |
2、贾科梅第的火柴棍式造型 | 第25-28页 |
3、博特罗的吹胖人体 | 第28-29页 |
4、杰夫 昆斯的“气球花”雕塑 | 第29-31页 |
二、中国当代美术作品中的符号化形象 | 第31-42页 |
1、张晓刚的老照片 | 第32-34页 |
2、岳敏君的大嘴笑脸 | 第34-37页 |
3、方力钧的光头形象 | 第37-40页 |
4、蔡锦的红色美人蕉 | 第40-42页 |
第三章 符号化形式语言的情感意蕴分析——以亨利摩尔作品为例 | 第42-47页 |
一、艺术作品的情感意蕴 | 第42-44页 |
二、对亨利 摩尔《母与子》系列作品的情感意蕴分析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注释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部分作品 | 第53-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