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6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7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7-23页 |
·水体沉积物污染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沉积中物氮形态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沉积物氨氮吸附-解吸的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主要内容 | 第23页 |
·研究思路 | 第23-26页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26-33页 |
·南四湖区域概况 | 第26-28页 |
·南四湖湖泊概况 | 第26页 |
·南四湖主要污染源 | 第26-27页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 第27-28页 |
·研究材料及分析方法 | 第28-31页 |
·布点及样品采集 | 第28-29页 |
·样品保存及运输 | 第29页 |
·样品处理与测试 | 第29-30页 |
·水样处理与分析 | 第29页 |
·沉积物样品处理与分析 | 第29-30页 |
·试验方法 | 第30-31页 |
·沉积物中氮形态分析 | 第30-31页 |
·沉积物对氮的吸附特征研究(具体见第5章) | 第31页 |
·沉积物对氮的释放特征研究(具体见第5章) | 第31页 |
·实验中所用的仪器和试剂 | 第31-33页 |
·仪器 | 第31-32页 |
·试剂 | 第32-33页 |
第3章 南四湖水环境现状 | 第33-36页 |
·南四湖水环境现状 | 第33-34页 |
·水体氮、磷年际变化分析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南四湖沉积物中氮形态及其分布特征研究 | 第36-45页 |
·试验方法 | 第36-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39页 |
·表层沉积物中TN及各形态氮含量及分布特征 | 第37-38页 |
·南四湖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变化 | 第38页 |
·南四湖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性 | 第38-39页 |
·讨论 | 第39-44页 |
·上下级湖沉积物中各形态氮空间分布特征 | 第39-41页 |
·沉积物中各形态氮与沉积环境理化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41-42页 |
·沉积物中沉积物中氮、磷与上覆水中氮、磷的相关关系 | 第42-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南四湖沉积物氨氮的吸附释放特征及影响因素 | 第45-64页 |
·试验方案 | 第46-48页 |
·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释放试验 | 第46-47页 |
·温度对沉积物氨氮吸附释放的影响 | 第47页 |
·pH对沉积物氨氮吸附释放的影响 | 第47-48页 |
·分析方法 | 第48-50页 |
·吸附动力学 | 第48-49页 |
·吸附热力学 | 第49-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63页 |
·表层沉积物氨氮吸附释放动力学特征 | 第50-56页 |
·沉积物氨氮吸附动力学特征 | 第50-54页 |
·沉积物氨氮释放的动力学特征 | 第54-55页 |
·氨氮释放动力学特征与其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 第55-56页 |
·表层沉积物氨氮吸附热力学特征 | 第56-59页 |
·沉积物对氨氮的等温吸附及拟合 | 第56-58页 |
·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解析平衡浓度 | 第58-59页 |
·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释放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59-63页 |
·温度对氨氮吸附释放等温线的影响 | 第59-61页 |
·pH对氨氮吸附释放的影响 | 第61-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4-7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