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公平感及其效应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页
   ·研究对象第12-13页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第13-14页
     ·研究目标第13页
     ·研究内容第13-14页
   ·研究方法第14页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第14-16页
     ·研究思路第14-15页
     ·研究框架第15-16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6-25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6-20页
     ·国外关于组织公平感研究现状第16-18页
     ·国外关于组织公平感效应变量的研究第18-20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20-23页
     ·国内关于组织公平感研究现状第20-21页
     ·国内关于组织公平感效应变量的研究第21-23页
   ·小结第23-25页
第3章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第25-29页
   ·研究模型第25-26页
   ·研究假设第26-29页
第4章 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第29-37页
   ·问卷设计程序第29页
   ·问卷说明第29-31页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公平感量表第30页
     ·高校青年教师工作满意感量表第30页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认同感量表第30-31页
     ·高校青年教师生活满意感量表第31页
     ·基本资料第31页
   ·问卷统计分析方法第31-32页
   ·预试研究第32-35页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公平感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分析第32-33页
     ·高校青年教师工作满意感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分析第33页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认同感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分析第33-34页
     ·高校青年教师生活满意感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分析第34-35页
   ·研究被试和样本概况第35-37页
     ·研究被试第35页
     ·研究样本概况统计第35-37页
第5章 数据分析第37-54页
   ·正式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分析第37-41页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公平感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分析第37-39页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公平感效应变量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分析第39-41页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1-42页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公平感问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1页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公平感效应变量问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1-42页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公平感与效应变量间的相关分析第42-44页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公平感与工作满意感之间的相关分析第42-43页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公平感与组织认同感之间的相关分析第43页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公平感与生活满意感之间的相关分析第43-44页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公平感与效应变量间的回归分析第44-48页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公平感与工作满意感之间的回归分析第44-45页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公平感与组织认同感之间的回归分析第45-46页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公平感与生活满意感之间的回归分析第46-48页
   ·人口统计变量对各研究变量的差异性分析第48-54页
     ·性别对各研究变量的T检验第48-49页
     ·年龄对各研究变量的方差分析第49-50页
     ·职称对各研究变量的方差分析第50-51页
     ·学历对各研究变量的方差分析第51-52页
     ·本单位工作年限对各研究变量的方差分析第52-54页
第6章 讨论、结论与建议第54-69页
   ·讨论第54-64页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公平感结构维度的讨论第54-55页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公平感与效应变量的关系讨论第55-57页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公平感与效应变量之间的预测作用讨论第57-60页
     ·人口统计变量对各研究变量的差异讨论第60-64页
   ·主要结论第64-65页
   ·建议第65-67页
   ·研究的局限性和今后的研究方向第67-69页
     ·本研究的局限性第67-68页
     ·今后的研究方向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附录第74-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银行成都分行中间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探析
下一篇:利率期限结构研究--基于均衡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