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第14-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6-25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国外关于组织公平感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国外关于组织公平感效应变量的研究 | 第18-20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0-23页 |
·国内关于组织公平感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国内关于组织公平感效应变量的研究 | 第21-23页 |
·小结 | 第23-25页 |
第3章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25-29页 |
·研究模型 | 第25-26页 |
·研究假设 | 第26-29页 |
第4章 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 | 第29-37页 |
·问卷设计程序 | 第29页 |
·问卷说明 | 第29-31页 |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公平感量表 | 第30页 |
·高校青年教师工作满意感量表 | 第30页 |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认同感量表 | 第30-31页 |
·高校青年教师生活满意感量表 | 第31页 |
·基本资料 | 第31页 |
·问卷统计分析方法 | 第31-32页 |
·预试研究 | 第32-35页 |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公平感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 第32-33页 |
·高校青年教师工作满意感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 第33页 |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认同感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 第33-34页 |
·高校青年教师生活满意感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 第34-35页 |
·研究被试和样本概况 | 第35-37页 |
·研究被试 | 第35页 |
·研究样本概况统计 | 第35-37页 |
第5章 数据分析 | 第37-54页 |
·正式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 第37-41页 |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公平感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 第37-39页 |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公平感效应变量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 第39-41页 |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1-42页 |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公平感问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1页 |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公平感效应变量问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1-42页 |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公平感与效应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 第42-44页 |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公平感与工作满意感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42-43页 |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公平感与组织认同感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43页 |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公平感与生活满意感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43-44页 |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公平感与效应变量间的回归分析 | 第44-48页 |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公平感与工作满意感之间的回归分析 | 第44-45页 |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公平感与组织认同感之间的回归分析 | 第45-46页 |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公平感与生活满意感之间的回归分析 | 第46-48页 |
·人口统计变量对各研究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 第48-54页 |
·性别对各研究变量的T检验 | 第48-49页 |
·年龄对各研究变量的方差分析 | 第49-50页 |
·职称对各研究变量的方差分析 | 第50-51页 |
·学历对各研究变量的方差分析 | 第51-52页 |
·本单位工作年限对各研究变量的方差分析 | 第52-54页 |
第6章 讨论、结论与建议 | 第54-69页 |
·讨论 | 第54-64页 |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公平感结构维度的讨论 | 第54-55页 |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公平感与效应变量的关系讨论 | 第55-57页 |
·高校青年教师组织公平感与效应变量之间的预测作用讨论 | 第57-60页 |
·人口统计变量对各研究变量的差异讨论 | 第60-64页 |
·主要结论 | 第64-65页 |
·建议 | 第65-67页 |
·研究的局限性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 第67-69页 |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67-68页 |
·今后的研究方向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附录 | 第74-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