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1页 |
·论文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研究思路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电子商务信用基本概念 | 第13-19页 |
·电子商务信用的概念 | 第13页 |
·B2C面临的主要信用问题 | 第13-15页 |
·电子商务信用体系 | 第15-19页 |
·电子商务信用体系概念 | 第15-16页 |
·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结构 | 第16页 |
·电子商务信用模式 | 第16-19页 |
第三章 电子商务信用评价体系 | 第19-32页 |
·信用评级概念和等级划分 | 第19-25页 |
·信用评级概念 | 第19页 |
·国内外信用评级发展 | 第19-23页 |
·电子商务信用评级概念 | 第23页 |
·信用评价等级 | 第23-24页 |
·电子商务信用评价等级 | 第24-25页 |
·信用评级模型 | 第25-26页 |
·在险价值方法:J.P.摩根的Credit Metrics模型 | 第25页 |
·期权定价方法:KMV模型 | 第25-26页 |
·宏观模拟方法:麦肯锡的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 | 第26页 |
·电子商务信用评价体系 | 第26-28页 |
·当前B2C信用评价体系的主要缺陷 | 第28-29页 |
·信用评价体系单一 | 第28页 |
·信用评价模型过于简单 | 第28-29页 |
·评价单方向影响太大 | 第29页 |
·信用累计效果太重 | 第29页 |
·缺乏有效的验证 | 第29页 |
·评价时效性 | 第29页 |
·B2C信用评价体系改进建议 | 第29-32页 |
·建立统一的信用评价平台 | 第30页 |
·丰富评价体系 | 第30页 |
·优化信用评价模型 | 第30页 |
·增加信用评价权重参数 | 第30页 |
·延展信用时间轴 | 第30页 |
·建立保障体系 | 第30页 |
·建立失信惩罚管理机制 | 第30-32页 |
第四章 B2C信用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43页 |
·消费者信用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40页 |
·B2C网站方面因素 | 第33-38页 |
·个人信任倾向 | 第38-39页 |
·网络环境认知 | 第39-40页 |
·企业信用影响因素分析 | 第40-43页 |
·运营信息 | 第40-41页 |
·财务信息 | 第41页 |
·动态评价信息 | 第41-42页 |
·信用记录信息 | 第42-43页 |
第五章 B2C信用评价指标分析 | 第43-51页 |
·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 第43-44页 |
·B2C信用评价指标设置原则 | 第44页 |
·B2C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4-51页 |
·信用评价等级体系 | 第45页 |
·企业角度指标 | 第45-48页 |
·消费者角度指标 | 第48-51页 |
第六章 基于模糊理论的B2C信用评价模型构建 | 第51-59页 |
·模糊综合评价基本原理 | 第51-52页 |
·B2C模糊综合信用评价算法分析 | 第52-53页 |
·B2C模糊综合信用评价模型构建 | 第53-59页 |
·模糊综合评价指标集 | 第53-54页 |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54-56页 |
·综合信用评价实施步骤 | 第56-59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9-61页 |
·总结 | 第59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59-60页 |
·论文的局限和不足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