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天(宇宙航行)论文--基础理论及试验论文--飞行力学论文--航天器飞行力学论文

电动力缆绳离轨时间特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课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0-17页
     ·离轨方式第10页
     ·电动力缆绳离轨第10-13页
     ·国内外一些研究项目介绍第13-15页
     ·其他国家在这个方面的研究第15-17页
     ·我国在这个方面的研究第17页
   ·课题研究的内容第17-18页
第2章 基本理论第18-27页
   ·引言第18页
   ·坐标系与坐标变换第18-21页
     ·常用坐标系第18-20页
     ·坐标变换第20-21页
   ·卫星轨道运动模型第21-26页
     ·轨道六根数第21页
     ·轨道运动模型第21-24页
     ·沿开普勒轨道运动的时间历程第24-26页
     ·轨道周期第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电动力缆绳的离轨研究第27-36页
   ·引言第27页
   ·地磁场模型第27-30页
     ·地磁场概述第27页
     ·地磁场模型的建立第27-30页
   ·沿缆绳长度的地磁场变化对缆绳受力的影响第30-35页
     ·电动力缆绳的力的产生第30页
     ·地磁场的选取第30-32页
     ·电动力缆绳受力分析及作用点的选取第32-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椭圆轨道的离轨时间计算第36-54页
   ·引言第36页
   ·椭圆轨道离轨时间进行预估第36-45页
     ·电动拉力与力矩的计算第37-38页
     ·梯度力与力矩的计算第38-39页
     ·稳定缆绳的力矩平衡第39-41页
     ·轨道偏心率的变化第41-43页
     ·椭圆轨道离轨时间的预估计算第43-45页
   ·椭圆轨道离轨时间的精确计算第45-51页
     ·椭圆轨道上力及力矩的平衡第45-47页
     ·摄动方程第47页
     ·椭圆轨道离轨时间仿真计算第47-51页
   ·椭圆轨道离轨时间的精确计算与估算进行比较第51-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其他因素的影响下电动力缆绳离轨的时间 变化第54-68页
   ·大气阻力摄动第54-58页
     ·CIRA大气密度模型第54页
     ·气动力第54-55页
     ·大气阻力对电动力缆绳离轨时间的影响的仿真计算第55-58页
   ·地球扁率摄动第58-63页
     ·均质椭球的势函数第58-59页
     ·地球扁率的摄动效果第59-62页
     ·地球扁率摄动和大气阻力共同作用对离轨时间的影响第62-63页
   ·轨道参数和缆绳参数变化对离轨的影响第63-67页
     ·轨道高度的变化第63-64页
     ·缆绳参数的变化第64-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结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附录1第74-76页
附录2第76-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7-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卫星光通信中光束指向闭环控制技术研究
下一篇:太阳帆航天器动力学建模与姿态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