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安全监控感智融合理论和方法及应用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0页 |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1.3 问题的提出 | 第16-18页 |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感智融合理论和方法体系 | 第20-28页 |
| 2.1 大坝系统的特性 | 第20-22页 |
| 2.2 智能大坝 | 第22-23页 |
| 2.3 感智融合的关键技术 | 第23-28页 |
| 第三章 感智传感技术及集成 | 第28-50页 |
| 3.1 概述 | 第28页 |
| 3.2 智能传感器 | 第28-35页 |
| 3.3 智能数据采集装置 | 第35-37页 |
| 3.4 传感器优化布置 | 第37-45页 |
| 3.5 实例分析 | 第45-49页 |
| 3.6 小结 | 第49-50页 |
| 第四章 传感数据融合技术 | 第50-64页 |
| 4.1 野值分类模型 | 第50-52页 |
| 4.2 野值的随机模糊诊断技术 | 第52-56页 |
| 4.3 监测数据优化融合技术 | 第56-60页 |
| 4.4 实例分析 | 第60-63页 |
| 4.5 小结 | 第63-64页 |
| 第五章 大坝病害自适应分析诊断 | 第64-98页 |
| 5.1 大坝病害分析诊断体系 | 第64-68页 |
| 5.2 大坝病因挖掘和提炼技术 | 第68-77页 |
| 5.3 大坝系统智能融合辩识 | 第77-89页 |
| 5.4 大坝病害综合诊断 | 第89-93页 |
| 5.5 实例分析 | 第93-96页 |
| 5.6 小结 | 第96-98页 |
| 第六章 大坝健康综合评价 | 第98-121页 |
| 6.1 概述 | 第98页 |
| 6.2 大坝健康动态可拓模糊综合评价基本原理 | 第98-103页 |
| 6.3 大坝健康评价指标融合赋权技术 | 第103-107页 |
| 6.4 大坝健康动态可拓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第107-114页 |
| 6.5 实例分析 | 第114-120页 |
| 6.6 小结 | 第120-121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1-124页 |
| 7.1 总结 | 第121-122页 |
| 7.2 展望 | 第122-124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24-135页 |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5页 |
| 获奖情况 | 第135-136页 |
| 致谢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