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 第1-18页 |
第一章 跨国公司治理中的责任承担机制之理论框架 | 第18-42页 |
第一节 公司治理概说 | 第18-29页 |
一、 经济学和法学对公司治理的理解 | 第18-25页 |
二、 全球公司治理运动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25-29页 |
第二节 跨国公司治理中的责任承担机制概说 | 第29-42页 |
一、 跨国公司的定义和国籍的再探讨 | 第29-34页 |
二、 “跨国公司治理”的理念 | 第34-37页 |
三、 跨国公司治理中的责任承担机制:经济学的视角和法律面临的困境 | 第37-42页 |
第二章 跨国公司治理中的责任承担机制之现实基础 | 第42-72页 |
第一节 公司治理问题在跨国公司情形下的变迁 | 第42-47页 |
一、 公司治理结构及各利益相关者的法律地位在跨国公司情形下的变迁 | 第42-45页 |
二、 公司治理基本原则在跨国公司情形下的变迁 | 第45-47页 |
第二节 跨国公司的法律结构和组织结构 | 第47-57页 |
一、 法律结构 | 第47-51页 |
二、 组织结构 | 第51-57页 |
第三节 跨国公司治理中的“公司独立人格”与“公司控制” | 第57-72页 |
一、 “公司控制”的概念 | 第58-62页 |
二、 “控制”方式的分类 | 第62-64页 |
三、 跨国公司经营的“当地化”、“分权化”与子公司的“自治” | 第64-66页 |
四、 精确区分“控制的程度”的可能性是否存在 | 第66-72页 |
第三章 母公司对子公司债务责任的承担机制 | 第72-107页 |
第一节 跨国公司治理中的公司独立人格与股东有限责任原则的论争 | 第72-82页 |
一、 公司人格的独立性与股东有限责任原则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吗? | 第72-76页 |
二、 股东有限责任原则的论争焦点 | 第76-80页 |
三、 股东有限责任原则与公司控制 | 第80-82页 |
第二节 母公司对子公司债务责任承担机制的比较法研究 | 第82-107页 |
一、 公司人格独立原则的固守和“公司人格否认”的例外适用——英美法“揭开公司面纱法理”之反思 | 第82-93页 |
二、 公司人格独立原则的彻底否定和公司控制原则的固守——“单一企业论”之检讨 | 第93-100页 |
三、 德国公司集团法上的母公司责任承担机制——对“一刀切式”方法论的质疑 | 第100-107页 |
第四章 管理层的责任承担机制 | 第107-146页 |
第一节 董事义务概说 | 第107-115页 |
一、 董事与公司的关系 | 第107-110页 |
二、 董事义务的分类和内涵 | 第110-115页 |
第二节 跨国公司管理层的含义及母公司管理层的义务 | 第115-133页 |
一、 谁真正控制着跨国公司:管理层权力的扩张 | 第115-118页 |
二、 母公司管理层义务相对方的范围 | 第118-133页 |
第三节 子公司管理层的双重效忠义务 | 第133-146页 |
一、 “双重效忠义务”问题的产生及其根源 | 第133-137页 |
二、 解决“双重效忠义务”问题的途径 | 第137-146页 |
第五章 中国的实证研究和立法设计 | 第146-193页 |
第一节 外商投资公司的治理及其变迁 | 第146-157页 |
一、 外商投资公司的治理 | 第146-151页 |
二、 外商投资公司治理的变迁 | 第151-157页 |
第二节 中国相关的立法设计 | 第157-193页 |
一、 外国母公司对其在华子公司债务责任的承担机制 | 第157-180页 |
二、 外国母公司及其在华子公司管理层的责任承担机制 | 第180-193页 |
结论 | 第193-19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94-2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