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7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论文的选题与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论文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第11页 |
·情境创设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应用的现状考察 | 第11-24页 |
·情境创设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应用现状的调查 | 第12-17页 |
·高中教师学生对情境创设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实效性认识情况的调查 | 第17-20页 |
·目前情境创设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应用上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 第20-24页 |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第24-25页 |
·本课题的研究框架 | 第24页 |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24页 |
·本课题的研究条件 | 第24-25页 |
·本课题的研究计划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2章 研究综述 | 第27-39页 |
·数学概念的主要内容 | 第27-30页 |
·概念表征的理论 | 第27页 |
·数学概念的相关理论 | 第27-28页 |
·数学概念教学的常见策略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情境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30-38页 |
·我国古代教育中的情境学习 | 第30页 |
·国外教育中的情境学习 | 第30-31页 |
·情境学习理论的相关概念 | 第31-35页 |
·情境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35-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多元情境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运用 | 第39-54页 |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目标和特点 | 第39-43页 |
·数学概念教学中的情境因素 | 第43-46页 |
·文化因素 | 第43页 |
·行动因素 | 第43-44页 |
·情感因素 | 第44页 |
·语言因素 | 第44-45页 |
·态度因素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页 |
·概念教学中情境的多元化表现 | 第46-53页 |
·课堂情境与社会情境 | 第46-47页 |
·抽象情境与具体情境 | 第47-48页 |
·静态情境与动态情境 | 第48-50页 |
·局部情境与整体情境 | 第50-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数学概念学习的认知过程中情境创设的原则 | 第54-66页 |
·在数学概念获得阶段情境创设的原则 | 第54-60页 |
·目的性原则 | 第54-55页 |
·冲突性原则 | 第55-56页 |
·适度性原则 | 第56-57页 |
·建构性原则 | 第57-58页 |
·历史性原则 | 第58-59页 |
·社会性原则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页 |
·在概念表征形成阶段情境创设的原则 | 第60-64页 |
·主体性原则 | 第61-62页 |
·系统性原则 | 第62-63页 |
·巩固性原则 | 第63页 |
·发展性原则 | 第63-64页 |
·小结 | 第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5章 情境创设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实践 | 第66-93页 |
·情境创设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 第66-81页 |
·复习已有知识,为引新知铺垫 | 第66-67页 |
·创设现实情境,培养学生兴趣 | 第67-68页 |
·介绍历史背景,体味数学精神 | 第68-69页 |
·设置喻意情境,变陌生为熟悉 | 第69页 |
·跨越单元学科,开拓思维视野 | 第69-70页 |
·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总结新知 | 第70-71页 |
·建构类比情境,培养创造思维 | 第71-74页 |
·鼓励大胆猜想,激发主动学习 | 第74-75页 |
·开放探究情境,促进讨论交流 | 第75-76页 |
·构设原型情境,再现发现过程 | 第76-77页 |
·指导数学阅读,增强自学思考 | 第77-78页 |
·利用信息技术,学习动态数学 | 第78-79页 |
·鼓励动手操作,增加直观感受 | 第79-81页 |
·小结 | 第81页 |
·教学设计案例 | 第81-92页 |
·案例一:用二分法(bisection method)求方程的近似解 | 第81-85页 |
·案例二: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 | 第85-89页 |
·案例三: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 | 第89-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6章 几点思考 | 第93-99页 |
·探讨关于情境的几个概念 | 第93-94页 |
·伪情境,情境与背景 | 第93页 |
·问题情境与情境问题 | 第93-94页 |
·明确情境创设在学习中的主要功能 | 第94-95页 |
·引入与过渡 | 第94页 |
·吸引与调节 | 第94-95页 |
·支持与促进 | 第95页 |
·情境创设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应用中对教师的要求 | 第95-98页 |
·讲究提问技巧,善用追问十字 | 第95-96页 |
·提高教学机智,直面学生疑问 | 第96页 |
·展现思维过程,强化思想方法 | 第96-97页 |
·提高人文素养,注重语言魅力 | 第97-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7章 结语 | 第99-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105-106页 |
附录 教师调查问卷 | 第106-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