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物权论文

论所有权保留制度中买卖双方的法律地位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引言第9-10页
第一章 所有权保留制度概述第10-17页
 第一节 所有权保留制度概念、特征、类型第10-12页
  一、所有权保留制度概念第10-11页
  二、所有权保留制度特征第11页
  三、所有权保留制度类型第11-12页
 第二节 所有权保留制度的理论发展第12-15页
  一、国外所有权保留制度理论第12-15页
   (一) 德国所有权保留制度及各国的继承发展第12-13页
   (二) 英美法系国家的所有权保留第13-14页
   (三) 国外所有权保留各学说理论第14-15页
  二、我国所有权保留制度理论第15页
 第三节 所有权保留公示第15-17页
  一、所有权保留公示意义第15页
  二、所有权保留公示方式分类第15-17页
第二章 出卖人法律地位分析第17-26页
 第一节 出卖人物权的法律地位第17-20页
  一、标的物的物权所有人第17-18页
  二、出卖人的取回权第18-19页
   (一) 取回权行使的情形第18页
   (二) 取回权行使的程序第18-19页
   (三) 取回权的客体范围第19页
  三、出卖人的出卖权第19-20页
  四、损害赔偿请求权第20页
  五、出卖人的其他权利第20页
 第二节 出卖人债权方面的地位第20-22页
  一、出卖人的价金请求权第20-21页
  二、出卖人的瑕疵担保责任第21页
  三、违约时的赔偿请求权第21-22页
 第三节 出卖人取回权的限制第22-26页
  一、第三人善意取得第22-23页
  二、所有权保留与担保物权的冲突第23-24页
   (一) 所有权与动产抵押的冲突第23页
   (二) 所有权与动产质权的冲突第23-24页
   (三) 所有权与留质权的冲突第24页
  三、出卖人在买受人破产时受到的限制第24-26页
第三章 买受人法律地位分析第26-35页
 第一节 买受人的物权法律地位第26-28页
  一、买受人的回赎权第26-27页
  二、买受人的实际占有权第27页
  三、买受人的标的使用、收益权第27-28页
 第二节 买受人期待权第28-32页
  一、买受人期待权的含义第28-29页
  二、买受人期待权的相关理论第29-30页
  三、买受人期待权让与第30-32页
   (一) 买受人期待权具有可让与性第30-31页
   (二) 买受人期待权让与方式第31页
   (三) 买受人期待权让与的法律效果第31-32页
 第三节 买受人期待权消灭第32-35页
  一、第三人善意取得使买受人期待权消灭第32页
  二、添附造成买受人期待权的消灭第32-35页
第四章 买卖双方权利冲突平衡第35-39页
 第一节 权利冲突产生的原因第35页
  一、所有权保留法律制度存在漏洞第35页
  二、由标的物权利的分割引起第35页
 第二节 平衡双方权利分析第35-39页
  一、内部权利结构分析第36-37页
   (一) 取回权与回赎权的平衡第36页
   (二) 所有权与既得权的平衡第36-37页
  二、外部效力分析第37-39页
   (一) 第三人善意取得与出卖人的权利平衡第37页
   (二) 债权人的执行权与标的物所有权的平衡第37-39页
第五章 所有权保留制度完善的若干设想第39-43页
 第一节 将所有权保留制度纳入担保法体系第39-40页
 第二节 明确双方当事人权利与义务第40页
 第三节 建立所有权保留的登记制度第40-42页
 第四节 其他设想第42-43页
总结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物业纠纷解决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