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皮特四部交响曲作曲技术分析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9页 |
引言 | 第9-19页 |
一、研究范围 | 第9-11页 |
二、前人主要研究成果述评 | 第11-16页 |
三、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 第16页 |
四、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第16-17页 |
注释 | 第17-19页 |
第一章 蒂皮特生平与创作简述 | 第19-27页 |
一、1905——1955(出生至创作早期) | 第19-23页 |
二、1956——1968(创作中期) | 第23-24页 |
三、1969——1998(创作晚期) | 第24-26页 |
注释 | 第26-27页 |
第二章 曲式结构分析 | 第27-49页 |
第一节 《第一交响曲》的曲式结构与结构特点 | 第27-32页 |
一、曲式结构图表 | 第27-29页 |
二、曲式结构特点 | 第29-32页 |
第二节 《第二交响曲》的曲式结构与结构特点 | 第32-36页 |
一、曲式结构图表 | 第32-34页 |
二、曲式结构特点 | 第34-36页 |
第三节 《第三交响曲》的曲式结构与结构特点 | 第36-44页 |
一、曲式结构图表 | 第36-40页 |
二、曲式结构特点 | 第40-44页 |
第四节 《第四交响曲》的曲式结构与结构特点 | 第44-47页 |
一、曲式结构图表 | 第44-46页 |
二、曲式结构特点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注释 | 第48-49页 |
第三章 音高、节奏、节拍 | 第49-81页 |
第一节 音高 | 第49-65页 |
一、非半音化的横向音高 | 第49-58页 |
二、半音化的横向音高 | 第58-59页 |
三、音程 | 第59-62页 |
四、其它特点 | 第62-65页 |
第二节 节奏 | 第65-72页 |
一、丰富多样的连音节奏 | 第66-67页 |
二、跨小节的节奏 | 第67-68页 |
三、不可逆行的节奏 | 第68-69页 |
四、布鲁斯与爵士乐节奏 | 第69-70页 |
五、节奏型重复与变形的特点 | 第70-72页 |
第三节 节拍 | 第72-78页 |
一、非常规的混合节拍 | 第72-73页 |
二、频繁变换的节拍 | 第73-75页 |
三、暗含的多重节拍 | 第75页 |
四、纵向复合节拍 | 第75-77页 |
五、交错节拍 | 第77页 |
六、节拍内灵活的音值组合 | 第77-78页 |
小结 | 第78-79页 |
注释 | 第79-81页 |
第四章 和声与复调 | 第81-125页 |
第一节 和声 | 第81-107页 |
一、主要和弦结构 | 第81-90页 |
二、和弦结构的形成原因 | 第90-94页 |
三、和声进行 | 第94-99页 |
四、和弦相互关联 | 第99-106页 |
和声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二节 复调 | 第107-124页 |
一、双调性与多调性复调结构 | 第107-112页 |
二、节奏复调结构 | 第112-115页 |
三、复节拍复调结构 | 第115-118页 |
四、复风格复调结构 | 第118-119页 |
五、双调式复调结构 | 第119-121页 |
六、支声复调结构 | 第121-123页 |
七、群体复调结构 | 第123页 |
复调小结 | 第123-124页 |
注释 | 第124-125页 |
第五章 调式与调性 | 第125-141页 |
第一节 调式 | 第125-128页 |
一、多样的调式类型 | 第126-127页 |
二、调式综合音阶 | 第127页 |
三、双调式与多调式纵向的叠置 | 第127-128页 |
第二节 调性 | 第128-140页 |
一、调性类型与形成途径 | 第129-135页 |
二、游移调性与调性相对主义 | 第135-136页 |
三、双调性与多调性 | 第136-138页 |
四、泛调性 | 第138-140页 |
小结 | 第140页 |
注释 | 第140-141页 |
第六章 配器 | 第141-171页 |
第一节 乐队编制与乐队编制的特点 | 第141-144页 |
一、乐队编制 | 第141-142页 |
二、乐队编制上的特点 | 第142-144页 |
第二节 音色 | 第144-162页 |
一、主要音色呈现方式 | 第144-152页 |
二、音色使用上的特点与新音色的追求 | 第152-162页 |
第三节 配器的主要风格特点 | 第162-169页 |
一、配器中的素描风格 | 第162-165页 |
二、配器中的彩绘风格 | 第165-168页 |
三、配器中的点描风格 | 第168-169页 |
小结 | 第169-170页 |
注释 | 第170-171页 |
结论——蒂皮特保守与革新并存的创作特征 | 第171-185页 |
一、影响蒂皮特保守主义形成的因素 | 第171-175页 |
二、交响曲作曲技术中的保守与革新 | 第175-178页 |
三、交响曲创作风格中的保守与革新 | 第178-180页 |
四、对蒂皮特的保守与革新的认识 | 第180-183页 |
注释 | 第183-185页 |
参考文献 | 第185-191页 |
附录一:《第三交响曲》四首布鲁斯歌曲的歌词 | 第191-193页 |
附录二:蒂皮特音乐作品一览表 | 第193-197页 |
后记 | 第1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