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耕地保护研究--以重庆市荣昌县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国外耕地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 | 第10-12页 |
·国外耕地保护经验及其启示 | 第12-13页 |
·国内耕地保护研究 | 第13-19页 |
·耕地数量保护研究 | 第14-15页 |
·耕地质量保护研究 | 第15-16页 |
·耕地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 第16-17页 |
·研究述评 | 第17-19页 |
第2章 绪论 | 第19-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理论意义 | 第19页 |
·实践意义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1-22页 |
第3章 县域耕地数量保护研究 | 第22-42页 |
·耕地数量保护现状分析 | 第22-24页 |
·耕地数量及分布 | 第22-23页 |
·耕地利用结构及分布 | 第23-24页 |
·荣昌县耕地变化情况 | 第24-29页 |
·耕地数量流向分析 | 第24-28页 |
·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力分析 | 第28-29页 |
·耕地数量保护目标研究 | 第29-39页 |
·耕地供给分析 | 第29-34页 |
·耕地需求分析 | 第34-38页 |
·耕地供需平衡分析 | 第38-39页 |
·合理的耕地保护目标确定 | 第39页 |
·耕地数量保护对策建议 | 第39-42页 |
·严格控制耕地的过快减少 | 第40页 |
·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 第40页 |
·提高农民保护耕地积极性工作 | 第40页 |
·将耕地保护纳入政绩考核体系中 | 第40-41页 |
·耕地保护必须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 第41-42页 |
第4章 县域耕地质量保护研究 | 第42-52页 |
·耕地质量保护现状分析 | 第42-45页 |
·全县高、中、低产田情况 | 第42-43页 |
·全县不同坡度耕地资源情况 | 第43页 |
·全县基本农田情况分析 | 第43-44页 |
·全县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的耕地分析 | 第44-45页 |
·耕地质量评价 | 第45-47页 |
·耕地质量变化分析 | 第47-50页 |
·耕地质量的影响因素 | 第47-49页 |
·耕地质量的变化情况 | 第49-50页 |
·耕地质量保护措施 | 第50-52页 |
·尽快开展农用地分等工作 | 第50页 |
·要维护排灌工程设施,搞好农田水利建设 | 第50页 |
·加强土壤肥力建设,提高耕地质量 | 第50-51页 |
·创新耕地保护理念,重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 第51-52页 |
第5章 县域耕地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 第52-56页 |
·耕地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与问题 | 第52-54页 |
·水土流失 | 第52页 |
·土壤污染 | 第52-53页 |
·水质污染 | 第53页 |
·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 第53-54页 |
·耕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第54-56页 |
·建立生态农业体系,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地污染 | 第54页 |
·改善土地生态系统的质量 | 第54页 |
·水土流失的防治、改造技术 | 第54-55页 |
·土壤污染防治 | 第55页 |
·退化严重的耕地区域坚决实行生态退耕 | 第55-56页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6页 |
·讨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第58-62页 |
致谢(ACKNOWLEDGMENTS) | 第62-63页 |
研究生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参加课题及学术会议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