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尺牍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9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8页 |
·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 第8-9页 |
2 尺牍的渊源流变及苏轼尺牍概观 | 第9-12页 |
·尺牍的渊源流变 | 第9-10页 |
·苏轼尺牍概观 | 第10-12页 |
3 苏轼尺牍的思想内容 | 第12-30页 |
·超然洞达的生活智慧 | 第12-19页 |
·幽默真率的个性风采 | 第12-14页 |
·包容万物的开阔胸襟 | 第14-16页 |
·正视苦难的浩然之气 | 第16-19页 |
·淑世济民的思想情怀 | 第19-30页 |
·民胞物与的救世热忱 | 第20-24页 |
·文明和谐的政治主张 | 第24-26页 |
·济民之困的施政实践 | 第26-30页 |
4 苏轼尺牍的艺术特色 | 第30-45页 |
·苏轼尺牍的表现方法 | 第30-34页 |
·圆美流畅,平淡自然的行文风格 | 第30-31页 |
·幽默谐谑,真诚坦率的情感表达 | 第31-33页 |
·比喻贴切,简洁生动的语言艺术 | 第33-34页 |
·苏轼尺牍的意境创造 | 第34-39页 |
·抒情写意,意境创造意象化 | 第34-35页 |
·移情于物,意境创造形象化 | 第35-36页 |
·模山范水,意境创造诗歌化 | 第36-39页 |
·苏轼尺牍的文体特征 | 第39-45页 |
·实用性 | 第39-41页 |
·开放性 | 第41-42页 |
·随意性 | 第42-45页 |
5 结语 | 第45-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科研情况 | 第50-51页 |
后记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