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地方城市经济论文

江西省城镇化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3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研究现状第11-12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2页
     ·研究内容第12页
     ·研究方法第12页
   ·主要创新之处第12-13页
第2章 城镇化理论与模式第13-18页
   ·城镇化基本理论概述第13-15页
     ·城镇化概念界定第13-14页
     ·城镇化主要理论第14-15页
   ·城镇化发展模式第15-18页
     ·从城市规模结构角度来分析,有大城市发展模式、中等城市发展模式、小城市(镇)发展模式第16-17页
     ·从动力机制角度来分析,城镇化发展模式有政府推动型、市场导入型和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入混合型第17页
     ·从城市功能角度来分析,城镇化发展模式可分为综合性城镇发展模式和专业性城镇发展模式第17-18页
第3章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概述第18-34页
   ·世界城镇化发展概述第18-25页
     ·世界城镇化发展轨迹第18-20页
     ·世界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第20-24页
     ·世界城镇化发展模式分析第24-25页
   ·中国城镇化发展概述第25-32页
     ·中国城镇化的基本情况第25-31页
     ·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分析第31-32页
   ·城镇化发展经验对江西省的启示第32-34页
     ·城镇化发展要与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适度同步发展,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第32页
     ·城镇化发展必须靠市场和政府的双重作用第32-33页
     ·城镇化发展应实行多元化模式第33页
     ·构建现代化市域城镇体系第33页
     ·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之路第33-34页
第4章 江西省城镇化发展分析第34-56页
   ·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概述第34-41页
     ·经济状况概述第34-39页
     ·人口状况概述第39-41页
   ·江西省城镇化发展进程第41-42页
     ·城镇化发展起步阶段(1949-1957 年)第41页
     ·城镇化发展波动阶段(1958-1978 年)第41页
     ·城镇化健康发展阶段(1979-2005 年)第41-42页
   ·江西省城镇化发展趋势分析第42-43页
   ·江西省城镇化发展问题分析第43-49页
     ·城镇化步伐加快,但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第43-45页
     ·城镇数量不断增加,但城镇体系还不够完善第45-46页
     ·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差异显著第46页
     ·特大城市、大城市偏少、偏小,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不强第46-47页
     ·城镇化进程明显滞后于非农化进程第47-49页
     ·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不协调,限制了城镇化的发展第49页
   ·江西省城镇化发展滞后原因分析第49-53页
     ·农业发展制度安排对城镇化发展的制约第50-51页
     ·工业发展制度安排对城镇化发展的制约第51-52页
     ·城乡二元结构对城镇化发展的制约第52页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工业化对城镇化发展的制约第52-53页
   ·江西省城镇化滞后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第53-56页
     ·江西省城镇化滞后影响内需的扩大第53页
     ·江西省城镇化滞后影响农村现代化进程第53-54页
     ·江西省城镇化滞后影响工业化进程第54页
     ·江西省城镇化滞后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减缓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54-56页
第5章 江西省城镇化发展模式选择及发展对策第56-66页
   ·江西城镇化发展模式选择第56-59页
     ·城镇化发展模式因素分析第56-57页
     ·江西省城镇化发展模式第57-59页
   ·加快江西城镇化进程的对策措施第59-66页
     ·调整行政区划,强化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第59-60页
     ·消除体制障碍,促进江西省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第60-62页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第62-63页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镇化发展第63-64页
     ·加快改革城镇投融资体制,拓宽城镇建设多元投资渠道第64-65页
     ·加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机制第65-66页
研究结论第66-67页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历史、现状与问题研究--以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为研究案例
下一篇:生命关怀下的高校德育实效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