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福州市老年人户外环境景观设计研究

图表清单第1-9页
中文摘要第9-10页
英文摘要第10-11页
1 引言第11-17页
   ·论题产生的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论题的界定第13-14页
     ·“户外环境”第13-14页
     ·“景观设计”第14页
   ·论题研究的内容第14-15页
   ·论题研究的方法第15页
     ·交叉学科研究第15页
     ·实地调查第15页
     ·统计分析法第15页
     ·理论研究法第15页
   ·论题研究的框架第15-17页
2 老年人的行为模式分析第17-25页
   ·老年人的户外活动类型第17-18页
     ·必要性活动——各种条件下都会发生第17页
     ·自发性活动——只有在适宜的户外条件下才会发生第17页
     ·社会性活动——“连锁性”活动第17-18页
   ·老年人在特定场所中的活动内容第18-19页
   ·老年人活动圈第19-20页
     ·基本生活活动圈第19页
     ·扩大邻里活动圈第19-20页
     ·市域活动圈第20页
     ·集域活动圈第20页
   ·老年人活动领域第20-22页
     ·个体活动领域第21页
     ·成组活动领域第21页
     ·集成活动领域第21-22页
   ·老年人活动的时域性第22页
   ·老年人活动的户外环境特殊需求第22-23页
     ·心理方面第22-23页
     ·生理方面第23页
     ·社会方面第23页
   ·小结第23-25页
3 老年人户外环境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第25-28页
   ·人性化设计理论第25页
   ·无障碍设计理论第25-26页
   ·弥补性设计理论第26页
   ·可持续性设计理论第26-28页
4 福州市老年人利用户外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8-40页
   ·福州市概况第28页
     ·福州市气候条件的特点第28页
     ·福州市市区老年人口概况第28页
   ·户外环境调查样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8-40页
     ·户外环境的选定第28-29页
     ·市区户外环境老年人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9-39页
     ·小结第39-40页
5 福州市老年人户外环境利用特性的实证分析第40-47页
   ·问卷调查与数据来源第40页
   ·百分比数理统计分析第40-46页
     ·家庭结构第41页
     ·来园方式第41-42页
     ·来园路上所用时间第42页
     ·通常来园时间第42-43页
     ·来园目的第43页
     ·在园中逗留时间第43-44页
     ·来园频率第44页
     ·选择来此公园的理由第44-45页
     ·对园林环境设施的偏好第45-46页
   ·小结第46-47页
6 适宜的老年人城市户外环境景观设计第47-56页
   ·无障碍设计第47-49页
     ·安全舒适的设计第48-49页
     ·易识别性设计第49页
   ·提供弥补性环境支持第49-50页
   ·创造有利于交往的空间第50-53页
     ·创造开放性空间。维护私密性、加强领域感第50-51页
     ·尺度合理第51-52页
     ·设计过渡空间第52页
     ·加强边界设计第52-53页
   ·为老年人创造宜人小气候第53页
   ·提供合理设施第53-54页
     ·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第53页
     ·提供适宜的活动设施第53-54页
     ·提供足够的场地面积第54页
   ·活动场地要动静结合、老幼互补第54页
     ·提供动静结合的活动场地第54页
     ·提供老幼相宜的活动场地第54页
   ·适宜的植物配置,创造意境丰富的景观第54-55页
   ·增加动手机会第55-56页
7 结语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附录: 福州老年人户外环境利用特性调查问卷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下一篇:对话式作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