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自抗扰控制系统参数整定方法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引言第8-9页
   ·自抗扰控制器的起源第9-11页
     ·利用非线性特性改进PID 控制律第9-10页
     ·从非线性PID 技术到自抗扰控制技术第10-11页
   ·自抗扰控制器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13-14页
第二章 自抗扰控制的基本原理第14-20页
   ·引言第14页
   ·自抗扰控制器的基本原理第14-19页
     ·自抗扰控制器结构框图第14-15页
     ·过渡过程第15-16页
     ·扩张状态观测器第16-18页
     ·非线性误差反馈控制律第18-19页
   ·自抗扰控制技术的具体算法第19页
   ·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基于变结构原理的自抗扰控制器参数整定第20-36页
   ·引言第20页
   ·过渡过程的改进第20-21页
   ·变结构控制原理第21-23页
     ·变结构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第22页
     ·变结构控制系统控制律的设计第22-23页
   ·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设计第23-26页
     ·扩张状态观测器的一般形式第23-24页
     ·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变结构”设计第24-26页
   ·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状态PI 控制器进行改进第26-31页
     ·状态PI 控制器简介第27-28页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状态PI 控制器第28-30页
     ·仿真算例第30-31页
   ·非线性误差反馈控制律的设计第31-32页
   ·基于变结构原理的自抗扰控制仿真第32-34页
   ·小结第34-36页
第四章 系统的时间尺度与自抗扰控制器的参数整定第36-52页
   ·引言第36页
   ·系统的时间尺度第36-37页
   ·时间尺度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参数整定第37-42页
   ·时间尺度与非线性误差反馈控制律的参数整定第42-44页
   ·自抗扰控制器应用仿真第44-46页
   ·液位系统的自抗扰控制第46-51页
     ·液位受控系统简介第46-47页
     ·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第47页
     ·采样时间的确定第47页
     ·自抗扰控制算法的软件实现第47-51页
   ·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耦合系统的自抗扰控制第52-58页
   ·引言第52页
   ·控制量变化特征第52-53页
     ·控制器的控制量的形成第52页
     ·PID 控制量的变化第52-53页
     ·ADRC 控制量的形成第53页
   ·自抗扰控制策略下耦合系统的解耦第53-54页
   ·耦合系统中自抗扰控制的进一步阐释第54-55页
   ·仿真示例第55-56页
   ·小结第56-5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成果第58页
   ·关于后续工作的思考和展望第58-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轴流风送静电喷雾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下一篇:CRM中基于聚类的客户细分、获取及保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