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Ⅰ 文献综述 | 第12-31页 |
第一节 灰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和治理研究 | 第12-23页 |
1 近年来灰飞虱种群回升与经其传播的病毒病发生情况 | 第12-13页 |
2 种群回升与大发生原因分析 | 第13-15页 |
·种群结构与耕作制度变化 | 第13-14页 |
·水稻品种 | 第14页 |
·气候 | 第14页 |
·越冬代虫源基数大 | 第14页 |
·灰飞虱对温度的适应能力 | 第14-15页 |
·天敌 | 第15页 |
3 吡虫啉概况 | 第15-19页 |
·吡虫啉简介 | 第15-16页 |
·吡虫啉在我国的主要防治对象及其毒力 | 第16页 |
·吡虫啉的作用机制 | 第16-18页 |
·吡虫啉抗性 | 第18-19页 |
4 灰飞虱抗药性概况 | 第19-20页 |
·灰飞虱对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及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抗性 | 第19-20页 |
·灰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 | 第20页 |
5 灰飞虱抗药性机理 | 第20-21页 |
·代谢作用增强 | 第20-21页 |
·靶标敏感性下降 | 第21页 |
6 灰飞虱抗药性综合治理 | 第21-23页 |
·加强抗药性监测 | 第21页 |
·科学合理使用化学杀虫剂 | 第21-22页 |
·综合治理策略 | 第22-23页 |
·农业防治 | 第22页 |
·生物防治 | 第22-23页 |
第二节 灰飞虱对氟虫腈的抗性风险评估 | 第23-29页 |
1 氟虫腈研究概况 | 第23-29页 |
·氟虫腈简介 | 第23-24页 |
·氟虫腈防治对象及作用特点 | 第24页 |
·氟虫腈的体内代谢 | 第24-25页 |
·氟虫腈毒理学 | 第25-26页 |
·昆虫对氟虫腈的抗性 | 第26-27页 |
·氟虫腈抗性机制 | 第27-28页 |
·氟虫腈在环境中的降解 | 第28-29页 |
第三节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第29-31页 |
Ⅱ 材料与方法 | 第31-35页 |
·供试材料 | 第31-32页 |
·供试灰飞虱 | 第31页 |
·供试药剂 | 第31-32页 |
·试验方法 | 第32-33页 |
·灰飞虱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稻茎浸渍法 | 第32页 |
·灰飞虱抗性筛选、风险评估及预报 | 第32-33页 |
·抗性筛选处理方法 | 第32页 |
·生物测定 | 第32页 |
·抗性现实遗传力的估算 | 第32-33页 |
·抗性预报 | 第33页 |
·点滴法测定灰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 | 第33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3-35页 |
Ⅲ 结果与分析 | 第35-51页 |
·不同灰飞虱种群对杀虫剂的敏感性 | 第35-40页 |
·无锡灰飞虱种群(WX05)对氟虫腈等杀虫剂的敏感性 | 第35-36页 |
·湖州灰飞虱种群(HZ05)对氟虫腈等杀虫剂的敏感性 | 第36-37页 |
·盐城灰飞虱种群(YC05)对氟虫腈等杀虫剂的敏感性 | 第37-38页 |
·无锡灰飞虱种群(WX06)对氟虫腈等杀虫剂的敏感性 | 第38-39页 |
·湖州灰飞虱种群(HZ06)对氟虫腈等杀虫剂的敏感性 | 第39-40页 |
·不同地区灰飞虱对12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比较 | 第40-41页 |
·灰飞虱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年度间变化 | 第41-43页 |
·无锡灰飞虱对氟虫腈等杀虫剂的敏感性年度间变化 | 第41-42页 |
·湖州灰飞虱对氟虫腈等杀虫剂的敏感性年度间变化 | 第42-43页 |
·灰飞虱对吡虫啉等四类杀虫剂的抗性测定 | 第43-44页 |
·灰飞虱1龄和3龄若虫对噻嗪酮的敏感性 | 第44页 |
·不同处理时间下灰飞虱对吡蚜酮的敏感性 | 第44-45页 |
·灰飞虱对氟虫腈抗性筛选、风险评估及预报 | 第45-51页 |
·灰飞虱对氟虫腈抗性的选育 | 第45页 |
·灰飞虱对氟虫腈的抗性现实遗传力的估算 | 第45页 |
·不同测定方法下氟虫腈对灰飞虱的毒力影响 | 第45-49页 |
·灰飞虱对氟虫腈抗性发展的预报 | 第49-51页 |
Ⅳ 讨论 | 第51-56页 |
·灰飞虱对氟虫腈等杀虫剂的敏感性及其变化 | 第51-52页 |
·灰飞虱对氟虫腈室内抗性风险评估 | 第52页 |
·灰飞虱对吡虫啉抗性检测的方法 | 第52-53页 |
·灰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 | 第53-54页 |
·抗性治理 | 第54-56页 |
全文总结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