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油液分析的船用柴油机实船磨合过程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普陀岛”轮概况 | 第11-12页 |
·简述 | 第11页 |
·主机及副机技术参数 | 第11-12页 |
·柴油机磨合过程综述 | 第12-13页 |
·柴油机磨合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5-16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柴油机实船磨合研究的技术与方法 | 第18-27页 |
·油液分析技术 | 第18-22页 |
·简述 | 第18页 |
·常规理化分析 | 第18-19页 |
·铁谱分析技术 | 第19-20页 |
·光谱分析技术 | 第20-21页 |
·颗粒计数分析 | 第21-22页 |
·柴油机实船磨合过程特征信息的数学描述 | 第22-25页 |
·光谱分析特征信息描述 | 第22-24页 |
·铁谱技术特征信息描述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7页 |
第3章 柴油机实船磨合过程油液分析的数学方法 | 第27-35页 |
·界限值法 | 第27-29页 |
·铁谱分析各参数界限值的制定 | 第27-29页 |
·光谱分析各参数界限值的制定 | 第29页 |
·趋势图分析法 | 第29-30页 |
·趋势图分析在光谱分析中的应用 | 第29-30页 |
·趋势图分析在直读铁谱分析中的应用 | 第30页 |
·磨粒图像小波分析法 | 第30-33页 |
·小波分析的基本概念 | 第30-31页 |
·小波图像分解方法的建立 | 第31-33页 |
·小结 | 第33-35页 |
第4章 试验设备与方法 | 第35-42页 |
·油样采集 | 第35-37页 |
·取样位置 | 第35-36页 |
·取样方法 | 第36页 |
·取样时间 | 第36-37页 |
·铁谱片的制作 | 第37-38页 |
·试验仪器设备 | 第38-41页 |
·MOA-C型发射光谱仪 | 第38-39页 |
·FTP-X2型分析式铁谱仪 | 第39-40页 |
·ZTP-X1 R型直读铁谱仪 | 第40-41页 |
·OLYMPUS bx40型铁谱显微镜 | 第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5章 柴油机实船磨合过程的油液分析 | 第42-65页 |
·柴油机实船磨合过程的光谱分析 | 第42-50页 |
·同一柴油机不同元素浓度变化趋势分析 | 第43-45页 |
·不同柴油机相同元素浓度变化趋势分析 | 第45-48页 |
·同一柴油机各元素的浓度梯度分析 | 第48-50页 |
·柴油机实船磨合过程的铁谱分析 | 第50-55页 |
·磨合过程中直读铁谱分析 | 第50-53页 |
·磨合过程中铁谱图像分析 | 第53-55页 |
·磨粒图像的小波分析 | 第55-58页 |
·磨粒图像特征参数的提取 | 第55-56页 |
·结果分析 | 第56-58页 |
·实船磨合过程主要参数界限值的确定 | 第58-62页 |
·柴油机的磨损趋势预测 | 第62-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第6章 柴油机实船磨合过程性能参数分析 | 第65-75页 |
·柴油机典型性能参数分析 | 第65-74页 |
·爆发压力 | 第65-67页 |
·排气温度 | 第67-69页 |
·冷却水压力及温度 | 第69-72页 |
·润滑油温度及压力 | 第72-74页 |
·小结 | 第74-7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1.结论 | 第75-76页 |
2.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录 柴油机实船磨合过程中铁谱图像 | 第81-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