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事诉讼中的自认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一、民事诉讼中自认的概述 | 第12-17页 |
| (一) 民事诉讼中自认的概念 | 第12-15页 |
| (二) 民事诉讼中自认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15-17页 |
| 二、民事诉讼中自认的法理分析 | 第17-23页 |
| (一) 民事诉讼中自认的属性 | 第17-20页 |
| (二) 民事诉讼中自认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取向 | 第20-23页 |
| 三、民事诉讼中自认的构成条件 | 第23-38页 |
| (一) 民事诉讼中自认的主体 | 第23-28页 |
| (二) 民事诉讼中自认的主观方面 | 第28-30页 |
| (三) 民事诉讼中自认的客体 | 第30-35页 |
| (四) 民事诉讼中自认的客观方面 | 第35-38页 |
| 四、民事诉讼中自认的效力及限制 | 第38-44页 |
| (一) 民事诉讼中自认的效力 | 第38-39页 |
| (二) 民事诉讼中自认的合理限制 | 第39-42页 |
| (三) 诉讼中自认的救济方式 | 第42-44页 |
| 五、民事诉讼中的自认与我国现有制度的冲突及其解决 | 第44-53页 |
| (一) 民事诉讼中的自认与我国现有制度的冲突 | 第44-49页 |
| (二) 冲突的解决 | 第49-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后记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