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0 前言 | 第12-13页 |
1 绪论 | 第13-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河网水流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及目前的发展水平 | 第15-19页 |
·水动力模型 | 第15-17页 |
·河网水质模型 | 第17-19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9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21-32页 |
·自然地理 | 第21-25页 |
·地理位置 | 第21页 |
·气候及降水 | 第21-23页 |
·地形与地貌 | 第23页 |
·水文地质 | 第23-24页 |
·土地利用及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24-25页 |
·河口湿地及苇田 | 第25-27页 |
·河道概况 | 第27-32页 |
·双台子河 | 第27-29页 |
·绕阳河 | 第29页 |
·河口潮汐 | 第29-32页 |
3 Mike11 模型 | 第32-42页 |
·Mike11 模型简介 | 第32-33页 |
·Mike11 水动力模块 (HD) | 第33-40页 |
·Mike11HD 模块控制方程 | 第33-34页 |
·HD 模块方程组的离散 | 第34-36页 |
·方程组的求解 | 第36-39页 |
·HD 模块建模所需文件 | 第39-40页 |
·Mike11 对流弥散模块 (AD) | 第40-42页 |
·Mike11 AD 模块控制方程 | 第40页 |
·对流扩散方程的离散求解 | 第40-42页 |
4 感潮河网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的建立 | 第42-56页 |
·水动力模型的建立 | 第42-53页 |
·河网概化 | 第42-43页 |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43-44页 |
·糙率率定 | 第44-45页 |
·糙率验证 | 第45-48页 |
·糙率灵敏度分析 | 第48-51页 |
·糙率对潮差和传播周期的影响 | 第51-52页 |
·绕阳河纳潮量分析 | 第52-53页 |
·水质模型的建立 | 第53-56页 |
·纵向离散系数的选取 | 第53-54页 |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54页 |
·参数率定和验证 | 第54-56页 |
5 双台子河下游兴建临时蓄水橡胶坝对绕阳河纳潮的影响 | 第56-61页 |
·背景简介 | 第56-57页 |
·工程分析 | 第57-61页 |
·上游有径流 | 第57-59页 |
·上游无径流 | 第59-61页 |
6 河道防洪水位数值计算 | 第61-68页 |
·背景简介 | 第61-63页 |
·工况设计 | 第63-68页 |
·双台子河防洪水位计算 | 第64-66页 |
·绕阳河防洪水位计算 | 第66-68页 |
7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附录 Mike11 模型 HD/AD 计算程序界面图 | 第76-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