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高中思想政治课集体主义教育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部分 集体主义与集体主义教育的界定第9-17页
 一、集体主义第9-11页
  1、集体主义含义第9-10页
  2、集体主义的历史类型和道德价值内涵第10-11页
 二、集体主义教育第11-13页
  1、集体主义教育的内涵第11-12页
  2、集体主义教育的历史性第12-13页
 三、集体主义教育研究的相关理论第13-17页
  1、我国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文件第13-14页
  2、国外德育相关内容的研究成果第14-17页
第二部分 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加强集体主义教育的意义第17-24页
 一、集体主义教育有利于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第17-19页
  1、集体主义教育有利于中学生克服"自我中心"的人格缺陷第17-18页
  2、集体主义教育有利于中学生优化人格第18-19页
 二、集体主义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意义第19-24页
  1、学校集体主义教育有利于培养团对精神和协作精神第19-21页
  2、有利于推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相互促进第21-22页
  3、集体主义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道德支撑第22-24页
第三部分、新时期集体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4-29页
 1、问题表现: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功利主义的影响依然存在第24-27页
 2、原因分析第27-29页
第四部分 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集体主义教育的实践探索第29-55页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对集体主义教育的要求第29-31页
  1、高中新课程集体主义教育内容分布的变化第29页
  2、高中新课程集体主义教育内容目标的拓展第29-30页
  3、高中新课程集体主义教育实现方式的创新第30-31页
 二、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集体主义教育的宏观策略第31-36页
  1、在价值定位上,坚持"集体本位"和以人为本相统第32-33页
  2、在方法贯彻上,坚持高度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第33-34页
  3、在实施方式上,坚持爱国主义教育与集体主义教育相渗透第34-35页
  4、在落脚点上,坚持知行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35-36页
 三、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集体主义教育的微观策略第36-44页
  1、兴趣牵引,使学生对集体主义教育的兴趣不断增加第36-38页
  2、冲突引导,让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得到和谐解决第38-39页
  3、情感激励,对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以积极的"心理暗示"第39-41页
  4、榜样示范,增强集体主义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第41-42页
  5、多元评价,找到集体主义教育的"最近发展区"第42-44页
 四、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集体主义教育多媒体手段的设计和运用第44-50页
  1、集体主义教育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必要性第44页
  2、集体主义教育多媒体课件运用的可能性第44-45页
  3、集体主义教育多媒体课件运用的实效性第45-46页
  4、集体主义教育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呼唤相关影视资源的开发第46-48页
  5、运用网络技术,构建教学博客(Blog),延伸集体主义教育的平台第48-50页
 五、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集体主义教育的途径第50-55页
  1、集体主义教育应从思想政治课主渠道中不断涌流第50页
  2、与时政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关心集体第50-52页
  3、与共青团工作相互配合,促进学校集体主义教育的发展第52-53页
  4、强化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集体主义教育的成就感第53-55页
第五部分 高中思想政治课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应注意的问题第55-66页
 一、整合校内德育资源,加强集体主义教育第55-57页
  1、将集体主义教育渗透在其他各科教学之中第55-56页
  2、发挥隐形课程在集体主义教育中的作用,显隐结合,相得益彰第56-57页
 二、形成社会舆论氛围的支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推进集体主义教育第57-63页
  1、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中学生集体主义教育中的作用第57-60页
  2、发展社区教育在中学生集体主义教育中的作用第60-61页
  3、加强传媒等各种社会机构的公众集体主义教育的影响力第61-63页
 三、借鉴国外学校的德育经验第63-66页
  1、从体谅模式中借鉴学会关心他人和集体第63-64页
  2、借鉴社会行动模式,将集体主义教育拓展到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之中第64页
  3、借鉴"心的教育"方式,从学会尊重中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第64-66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某型直升机自动驾驶仪综合测试设备的研制
下一篇:王家山矿大倾角综放工作面平巷锚网支护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