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公共危机管理中基层政府形象提升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选题来源及背景第11页
    1.2 研究的意义及应用价值第11-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12页
        1.2.2 现实意义第12页
    1.3 国内国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第17页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7-19页
        1.4.1 研究内容第17页
        1.4.2 研究方法第17-19页
第2章 公共危机管理与基层政府形象概述第19-26页
    2.1 公共危机的概念阐述第19-21页
        2.1.1 公共危机的分类与特征第19-20页
        2.1.2 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第20-21页
    2.2 基层政府形象概念和特征阐述第21-22页
        2.2.1 基层政府形象的概念第21页
        2.2.2 基层政府形象的特征第21-22页
    2.3 相关理论基础第22-25页
        2.3.1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第22-23页
        2.3.2 形象修复理论第23-24页
        2.3.3 善治理论第24-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公共危机管理视角下基层政府形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6-35页
    3.1 基层政府形象的现状第26-29页
        3.1.1 调查方案的设计第26-27页
        3.1.2 调查结果分析第27-28页
        3.1.3 基层政府形象现状第28-29页
    3.2 公共危机管理中基层政府形象存在的问题第29-34页
        3.2.1 基层政府形象塑造意识淡薄第29-30页
        3.2.2 基层政府对公共危机掌控能力不足第30-32页
        3.2.3 基层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责任缺失第32-33页
        3.2.4 基层政府信息公开与沟通不够第33-34页
    3.3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公共危机管理中基层政府形象存在问题的原因第35-39页
    4.1 基层政府职能转变尚不到位第35-36页
        4.1.1 基层政府工作重心仍未转变第35页
        4.1.2 基层政府人员结构和素质差距大第35页
        4.1.3 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理念落后第35-36页
    4.2 基层政府危机处置能力不足第36-37页
        4.2.1 基层政府认知水平有待提高第36页
        4.2.2 基层政府危机应对能力有待提升第36页
        4.2.3 基层政府应急管理运营模式不科学第36-37页
        4.2.4 基层政府危机管理的法律体系不健全第37页
    4.3 基层政府危机管理的权责不清和制度不完善第37-38页
    4.4 基层政府危机管理的主体单一第38页
    4.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5章 公共危机管理中基层政府形象提升的对策建议第39-47页
    5.1 树立基层政府的危机形象管理理念第39-42页
        5.1.1 提升基层政府的公共危机预警能力第39-40页
        5.1.2 提升基层政府的危机防范意识第40页
        5.1.3 组建村级应急救援队伍第40-41页
        5.1.4 将公共危机中的基层政府形象纳入绩效考核指标第41-42页
    5.2 强化基层政府公共危机应对能力第42-44页
        5.2.1 健立和完善基层政府公共危机应急预案第42页
        5.2.2 建立基层政府公共危机人才储备库第42-43页
        5.2.3 建立基层政府公共危机指挥机构第43页
        5.2.4 提升基层政府危机处置举措第43-44页
        5.2.5 整合公共危机中多方力量第44页
    5.3 完善基层政府的危机问责体系第44-45页
        5.3.1 建立和完善行政问责机制第44-45页
        5.3.2 实行问责主体多元化和问责结果透明化第45页
    5.4 健全基层政府危机信息沟通机制第45-46页
        5.4.1 基层政府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公共危机中的作用第45-46页
        5.4.2 推进基层政府政务公开第46页
        5.4.3 建立双向沟通机制第46页
    5.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结论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附录第51-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职前汉语教师一对一线上教学能力调查与分析 ——以厦门中学西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例
下一篇:青岛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