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一、“政治小说”辨析 | 第11-18页 |
1. 政治小说的缘起及基本内涵 | 第11-14页 |
2. 政治小说的基本特征 | 第14-15页 |
3. 政治小说发生的背景以及周梅森政治小说的稳定发展 | 第15-17页 |
4. 小结 | 第17-18页 |
二、周梅森政治小说的政治观点:奏响主旋律 | 第18-25页 |
1. 周梅森创作历程回溯 | 第18-19页 |
·从严肃文学到政治小说 | 第18页 |
·从“被封杀”到“大力支持”—“主旋律”地位的确立:官方和民间对主旋律的双重认可 | 第18-19页 |
2. 周梅森政治小说的思想特色 | 第19-24页 |
·改革之初应重视基础建设:《人间正道》(1997) | 第19-20页 |
·政治与经济建设应同步发展:《中国制造》(1999) | 第20-21页 |
·不可忽视的责任伦理问题:《至高利益》(2000) | 第21页 |
·隐形的政治腐败危害更甚经济腐败:《绝对权力》(2001) | 第21-22页 |
·人治还是法制:《国家公诉》(2003) | 第22-23页 |
·官场潜规则不再保护“逝去的英雄”:《我本英雄》(2005) | 第23-24页 |
3. 小结 | 第24-25页 |
三、向大众文化倾斜:周梅森政治小说的通俗表达 | 第25-50页 |
1. 政治小说的流行及普及 | 第25-28页 |
·政治小说的流行及普及 | 第25-26页 |
·大众文化、通俗文学的总体特征及模式 | 第26-28页 |
·通俗小说叙事的模式化特征 | 第28页 |
2. 作家在市场压力下的选择性调整:周梅森政治小说的通俗表达 | 第28-48页 |
·情节模式上:对各类通俗小说模式的借鉴与发展 | 第28-39页 |
·人物形象上:武侠小说中“侠义”精神的借鉴 | 第39-45页 |
·语言上:官方语言与平民语言平分秋色,精英话语被放逐 | 第45-48页 |
3. 小结 | 第48-50页 |
四、成功之道与潜在困境 | 第50-56页 |
1. 成功之道 | 第50-51页 |
2. 潜在困境 | 第51-54页 |
·“创新”的艰难 | 第51页 |
·模式化倾向严重 | 第51-54页 |
3. 小结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