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21页 |
| ·废弃耐火材料的回收利用 | 第7-12页 |
| ·近百年来耐火材料回收利用的变化过程 | 第7-8页 |
| ·国外耐火材料回收利用状况和发展趋势 | 第8-10页 |
| ·国内耐火材料的再利用状况和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 ·含碳耐火材料的回收利用 | 第12页 |
| ·含碳耐火材料的损毁机理 | 第12-13页 |
| ·Al_2O_3-C 滑板的损毁形式 | 第13页 |
| ·滑板的损毁机理 | 第13页 |
| ·AL_2O_3-SIC-C 砖各种成分的性质及作用机理 | 第13-15页 |
| ·Al_2O_3 | 第13页 |
| ·石墨 | 第13-14页 |
| ·SiC | 第14页 |
| ·Al_2O_3-SiC-C 材料各主要组分的加入量和引入形式 | 第14-15页 |
| ·结合剂的选择及作用原理 | 第15-17页 |
| ·沥青 | 第15页 |
| ·酚醛树脂 | 第15-16页 |
| ·复合结合剂 | 第16-17页 |
| ·添加剂在含碳耐火材料中的应用 | 第17-20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预期研究目标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实验设计方案 | 第21-24页 |
| ·实验原料 | 第21-22页 |
| ·实验方案 | 第22页 |
| ·试样的制备 | 第22页 |
| ·试样的热处理 | 第22-23页 |
| ·烘烤 | 第22页 |
| ·烧成 | 第22-23页 |
| ·试样的性能检测 | 第23-24页 |
| ·常温物理性能检测 | 第23页 |
| ·抗氧化性能检测 | 第23页 |
| ·试样的抗渣性能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添加剂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24-41页 |
| 前言 | 第24页 |
| ·添加金属铝粉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24-29页 |
| ·实验原料及配比 | 第24-25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5-29页 |
| ·添加结晶硅粉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29-33页 |
| ·实验原料及配比 | 第29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9-33页 |
| ·同时添加金属铝粉和结晶硅粉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33-37页 |
| 前言 | 第33页 |
| ·实验原料及配比 | 第33-34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 ·加入铝粉、硅粉以及同时加入铝粉和硅粉对试样抗氧化性的比较与分析 | 第37-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四章 废砖加入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1-46页 |
| 前言 | 第41页 |
| ·实验原料及配比 | 第41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45页 |
| ·试样的强度 | 第41-42页 |
| ·试样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线变化率 | 第42-44页 |
| ·材料的抗氧化性能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五章 颗粒级配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6-52页 |
| 前言 | 第46页 |
| ·实验原料及配比 | 第46-47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7-51页 |
| ·试样的体积密度和显气孔率 | 第47-48页 |
| ·试样的线变化率 | 第48-49页 |
| ·试样的强度 | 第49-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六章 材料的抗渣性能 | 第52-58页 |
| 前言 | 第52页 |
| ·实验原料及配比 | 第52-53页 |
| ·实验过程 | 第53-54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4-57页 |
| ·还原气氛下试样的抗渣性能 | 第54-55页 |
| ·氧化气氛下试样的抗渣性能 | 第55-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