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

风险企业家动态价值评估研究

摘 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研究背景第12-14页
   ·问题的提出第14-16页
     ·道德风险突出第14-15页
     ·风险企业家难以监控第15页
     ·风险企业家价值低估导致其剩余索取权的缺失[67]第15-16页
   ·研究意义第16-17页
     ·降低风险企业家道德风险第16页
     ·保障分阶段投资利益第16-17页
     ·提供风险企业家定价的合理标准第17页
     ·创新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方法第17页
   ·重要概念的界定第17-18页
     ·风险企业家“价值”形式第17-18页
     ·风险企业家外延的拓展第18页
   ·研究的基本框架第18-20页
     ·研究的路径第18页
     ·研究的框架第18-19页
     ·研究的方法第19-20页
   ·研究的主要成果第20-22页
第二章 风险企业及其企业家价值第22-31页
   ·风险企业的概念及特征第22-24页
     ·风险企业的界定第22-23页
     ·风险企业的特征第23-24页
   ·风险企业的主要融资形式——风险投资第24-28页
     ·风险投资的两重委托—代理关系第24-27页
     ·风险投资的特征第27-28页
   ·风险企业家及其价值第28-31页
     ·风险企业家的涵义第28页
     ·风险企业家价值的构成第28-31页
第三章 风险企业家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第31-42页
   ·企业家定价方式的理论综述第31-33页
     ·国外定价方式综述第31-32页
     ·国内定价方式综述第32-33页
     ·本文的定价方式第33页
   ·企业家价值评估方法的理论综述第33-35页
     ·会计评估方法第34页
     ·市场评估法第34页
     ·随机评估法第34-35页
   ·风险企业家价值评估的理论缺失第35-37页
     ·会计评估法的不足第35-36页
     ·市场评估法的不足第36页
     ·随机评估法的不足第36-37页
   ·风险企业家价值评估的难点第37-38页
   ·实物期权简介第38-39页
     ·实物期权的概念第38页
     ·实物期权的特点第38-39页
   ·实物期权研究综述第39-42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39-40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40-42页
第四章 实物期权与风险企业家价值评估第42-52页
   ·实物期权方法评估风险企业家价值的可行性第42-48页
     ·风险投资的实物期权特性第42-43页
     ·风险投资的实物期权类型第43-45页
     ·风险企业期权价值分析第45-46页
     ·风险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实物期权特征第46-48页
   ·实物期权方法评估企业家价值的基本原理第48-52页
     ·风险企业家价值评估原理第48-50页
     ·风险企业家价值评估流程第50-52页
第五章 基于实物期权方法的风险企业家动态价值评估第52-62页
   ·方案设计的几点说明第52-53页
     ·合理性假设第52页
     ·参数的说明第52-53页
   ·基于实物期权方法的动态价值评估方案第53-61页
     ·复合期权与投资可行性第53-55页
     ·单一期权与企业阶段价值重估第55-56页
     ·股权的期初动态再分配第56页
     ·风险企业期末目标价值第56-57页
     ·相对价值贡献率第57-60页
     ·股权的期末动态再分配第60页
     ·风险企业家的期末变动价值第60-61页
   ·动态评估方案的评述第61-62页
第六章 风险企业家动态价值评估的实证研究第62-74页
   ·风险企业项目介绍第62-66页
     ·X 胶囊项目背景第62页
     ·X 胶囊简介第62-63页
     ·抗抑郁症药物市场概况第63页
     ·项目团队简介第63页
     ·项目进度第63页
     ·效益测算第63-66页
     ·风险评估第66页
   ·风险企业家价值评估第66-70页
     ·企业复合期权价值第67页
     ·企业阶段性价值重估第67-68页
     ·股权的期初动态再分配第68页
     ·风险企业期末目标价值第68页
     ·相对价值贡献率第68-69页
     ·股权的期末动态再分配第69-70页
     ·风险企业家的期末变动价值第70页
   ·实证研究结论第70-74页
第七章 结论第74-76页
   ·研究结论第74-75页
   ·研究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致谢第80-81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1-82页
附录一:DEAHP 求解模型第82-84页
附录二:NEVASC 管理链介绍第8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MPEG-2的视频内容认证水印技术研究
下一篇:我国公益事业社会营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