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前言 | 第5-6页 |
一、人禽之分与礼知统一的理想人格 | 第6-14页 |
(一) “礼者,人道之极”—荀子以“礼”为人的本质 | 第6-9页 |
1、荀子以“礼”为人的本质 | 第6-7页 |
2、孔孟以“仁”为人的本质 | 第7-9页 |
(二) “学至乎《礼》而止 | 第9-14页 |
1、荀子礼知统一的理想人格 | 第9-11页 |
2、孔孟仁知统一的理想人格 | 第11-12页 |
3、荀子人之本性与人之本质的区别 | 第12-14页 |
二、力命之争与制天命而用之的理想人格 | 第14-20页 |
(一) 荀子的力命观 | 第14-15页 |
(二) “天人相分”和“制天命而用之”—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 第15-16页 |
(三) 道德人格的恒定性——人为与时遇的关系 | 第16-20页 |
三、性习之争与王霸道并用的理想人格 | 第20-31页 |
(一) 荀子的性习观 | 第20-25页 |
1、荀子的性恶论 | 第21页 |
2、荀子的性伪之分与化性起伪 | 第21-23页 |
3、化性起伪的外在力量—礼法即王霸 | 第23-25页 |
(二) 王霸并用的原因何在? | 第25-27页 |
(三) 王霸并用之理想人格表现为何种品格? | 第27-31页 |
1、以身作则 | 第27-28页 |
2、以己度人,圣王要善于情感的沟通 | 第28-29页 |
3、法后王 | 第29-31页 |
参考书目 | 第31-35页 |
后记 | 第35-36页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36页 |
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 第36-37页 |
附录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