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溢出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8页 |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25页 |
·知识溢出的概念及其分类 | 第14-16页 |
·知识生产(创新) | 第16-18页 |
·知识溢出主要途径 | 第18-20页 |
·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 | 第20-22页 |
·知识溢出的测度方法 | 第22-23页 |
·知识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 | 第23-25页 |
·研究目的、方法与内容 | 第25-28页 |
·研究目的 | 第25-26页 |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26页 |
·论文的内容框架 | 第26-28页 |
第2章 知识溢出机制 | 第28-59页 |
·知识溢出及其经济效应分析 | 第28-40页 |
·知识及其外部性 | 第29-32页 |
·知识溢出的本质 | 第32-36页 |
·知识溢出的经济效应分析 | 第36-40页 |
·知识生产 | 第40-50页 |
·知识生产函数 | 第41-47页 |
·我国知识生产空间集聚趋势分析 | 第47-50页 |
·知识溢出的主要途径 | 第50-54页 |
·产业区知识溢出(LKS)的主要途径 | 第51-53页 |
·产业区之间知识溢出的主要途径 | 第53-54页 |
·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 | 第54-59页 |
·溢出知识属性因素 | 第54-55页 |
·宏观环境因素 | 第55-57页 |
·微观主体因素 | 第57-59页 |
第3章 知识溢出测度方法及其应用 | 第59-93页 |
·知识生产函数法 | 第59-69页 |
·知识生产函数 | 第60-61页 |
·测度模型 | 第61-65页 |
·应用举例 | 第65-69页 |
·TFP法 | 第69-85页 |
·国际R&D溢出媒介研究 | 第71-74页 |
·测度模型 | 第74-77页 |
·应用举例 | 第77-85页 |
·极值边界分析法(EBA) | 第85-93页 |
·测度模型 | 第86-88页 |
·应用举例 | 第88-93页 |
第4章 知识溢出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 | 第93-110页 |
·知识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 | 第93-100页 |
·知识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 第93-98页 |
·知识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经验证据 | 第98-100页 |
·模型设置 | 第100-103页 |
·变量解释及数据来源 | 第103-104页 |
·实证分析 | 第104-110页 |
结论 | 第110-113页 |
一、结论与创新点 | 第110-111页 |
二、研究展望 | 第111-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3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130-131页 |
一、发表论文 | 第130-131页 |
二、主持或参与的课题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