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论文

水稻土有机碳转化模拟系统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20页
 1 前言第10-11页
 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7页
   ·土壤有机碳转化第11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11-15页
   ·国内的有关模型第15-17页
 3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7-18页
 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8-20页
   ·研究目标第18页
   ·研究内容第18页
   ·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二章 旱地红壤改为水稻土后土壤有机碳的变化第20-26页
 1 引言第2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0-23页
   ·长期定位试验第20-22页
     ·自然概况第20-21页
     ·试验布置第21-22页
     ·作物栽培与田间管理第22页
   ·分析方法第22-23页
     ·土壤采集和制备第22页
     ·土壤有机碳分析测定第22页
     ·水分含量测定第22页
     ·试验数据处理土统计分析第22-23页
 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23-25页
   ·不同稻作制下土壤有机质的变化第23页
   ·不同施肥水平下土壤有机质的变化第23-24页
   ·不同地下水位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的变化第24-25页
 4 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水稻土有机碳转化模拟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第26-41页
 1 土壤有机碳模型建模原理第26-27页
 2 水稻土有机碳转化模拟模型的建立第27-32页
   ·模型的基本结构第27-28页
   ·模型影响因子的基本函数第28-30页
     ·影响因子的确定第28-29页
     ·影响因子的基本函数或系数第29-30页
   ·水稻土土壤有机碳的各组分比例的确定第30-31页
     ·新鲜有机物料的易分解组分比例的确定第30页
     ·水稻土有机碳的易难分解组分以及固定碳含量的确定第30-31页
   ·模型的核心算法第31-32页
 3 模型的计算机开发第32-40页
   ·计算机开发语言的选择第32-33页
   ·模型系统组成第33-39页
     ·水稻土有机碳确定参数模拟模块的实现第35页
     ·水稻土有机碳不确定参数模拟模块的实现第35页
     ·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模块的实现第35-37页
     ·水稻土有机碳GIS演示模块的实现第37-39页
   ·系统的工作环境第39页
     ·系统硬件配置第39页
     ·系统软件配置第39页
   ·编码第39-40页
 4 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实证研究第41-48页
 1 主要参数估计第41-45页
   ·土壤外源有机碳的输入量第41-43页
   ·土壤外源有机物料的易分解比例估算第43页
   ·气候因子第43-44页
   ·土壤因子第44页
   ·模拟初始值的确定第44页
   ·定量评价模型的方法第44-45页
 2 模型模拟结果与分析第45-47页
   ·不同稻作制下土壤有机质的模拟第45-46页
   ·不同施肥水平下土壤有机碳的模拟第46-47页
   ·不同地下水位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的变化模拟第47页
 3 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致谢第54-55页
作者简介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员工持股信托在湖南省国企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泰格林纸集团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