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目录 | 第4-7页 |
| 引言 | 第7-10页 |
| 第1章 教师教学评价理论概述 | 第10-17页 |
| ·教学评价及教师教学评价的概念 | 第10页 |
| ·教师教学评价中的主要评价因素 | 第10-11页 |
| ·评价主体 | 第10页 |
| ·评价内容、评价标准 | 第10-11页 |
| ·评价客体 | 第11页 |
| ·几种学习理论影响下的教学评价 | 第11-13页 |
|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其评价观 | 第11-12页 |
|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及其评价观 | 第12页 |
|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评价观 | 第12-13页 |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评价观 | 第13页 |
| ·国内外教师教学评价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 ·国外教师教学评价制度 | 第13-15页 |
| ·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发展 | 第15-17页 |
| 第2章 网络辅助教学简介 | 第17-25页 |
| ·网络辅助教学的概念及特点 | 第17-18页 |
| ·网络辅助教学的概念 | 第17页 |
| ·网络辅助教学的特点 | 第17-18页 |
| ·网络辅助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 第18-21页 |
| ·集体讲授式 | 第19页 |
| ·个别辅导式 | 第19-20页 |
| ·网上讨论式 | 第20页 |
| ·自主探索式 | 第20页 |
| ·小组协作式 | 第20-21页 |
| ·“学教并重”的网络辅助教学结构 | 第21-22页 |
| ·网络辅助教学与课堂教学、纯网络教学的对比 | 第22-25页 |
| 第3章 网络辅助教学中的教师教学评价研究 | 第25-36页 |
| ·网络辅助教学中教师教学评价的理论指导思想 | 第25-26页 |
| ·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指导 | 第25页 |
| ·以教师发展性评价观来评价教师的“教” | 第25-26页 |
| ·网络辅助教学中教师教学评价的目的 | 第26-27页 |
| ·促进师生双方信息素养的提高 | 第26页 |
| ·促进教师的教学改进 | 第26-27页 |
| ·增强教师因材施教的能力 | 第27页 |
| ·网络辅助教学中教师教学评价的目标 | 第27-28页 |
| ·网络辅助教学中教师教学评价的内容 | 第28-32页 |
| ·教师教学准备评价 | 第28-30页 |
| ·网络化教学实施的评价 | 第30-32页 |
| ·网络辅助教学中教师教学评价的原则 | 第32-33页 |
| ·评价主体的多样性、平等性原则 | 第32页 |
| ·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中心原则 | 第32-33页 |
| ·评价方式多样化原则 | 第33页 |
| ·教师教学评价融入网络辅助教学过程性原则 | 第33页 |
| ·网络辅助教学中教师教学评价的一般程序 | 第33-36页 |
| ·评价准备 | 第33-34页 |
| ·确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 第34页 |
| ·建立评价体系、设计评价工具、选择评价方法 | 第34页 |
| ·实施评价 | 第34-35页 |
| ·收集和分析评价数据 | 第35页 |
| ·根据评价结果,编制评价报告、提出教学改进意见 | 第35页 |
| ·实施评价的再评价 | 第35-36页 |
| 第4章 网络辅助教学中教师教学评价体系设计 | 第36-54页 |
| ·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36-37页 |
| ·科学性原则 | 第36-37页 |
| ·导向性原则 | 第37页 |
| ·合理性原则 | 第37页 |
| ·可操作性原则 | 第37页 |
| ·发展性原则 | 第37页 |
| ·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形式 | 第37-39页 |
| ·指标系统 | 第38页 |
| ·权重构建方法 | 第38-39页 |
| ·教师教学评价主体选择 | 第39-44页 |
| ·学生评价 | 第39-40页 |
| ·同行评价 | 第40-41页 |
| ·领导评价 | 第41-42页 |
| ·自我评价 | 第42-43页 |
| ·计算机网络带给多元评价主体的影响 | 第43-44页 |
| ·网络辅助教学中教师教学评价体系设计 | 第44-54页 |
| ·网络辅助教学中教师教学的学生评价量表 | 第45-46页 |
| ·网络辅助教学中教师教学的同行评价量表 | 第46-48页 |
| ·网络辅助教学中教师教学的领导评价量表 | 第48-49页 |
| ·网络辅助教学中教师教学的自我评价量表 | 第49-50页 |
| ·各评价量表的权重确定方法 | 第50-52页 |
| ·教师教学行为特征网上统计评价 | 第52-54页 |
| 第5章 基于网络的教师网络辅助教学评价系统初步设想 | 第54-61页 |
| ·各评价主体用户角色和功能需求 | 第54-55页 |
| ·教师教学评价系统的数据组织 | 第55-56页 |
| ·网络辅助教学中教师教学评价系统结构设计 | 第56-61页 |
| ·对教师进行多元评价的系统流程图 | 第56-57页 |
| ·基于网络的教师教学评价系统模块 | 第57-61页 |
| 结束语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附录一 | 第65-66页 |
| 附录二 | 第66-67页 |
| 附录三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