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政策支撑研究
1 导论 | 第1-19页 |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课题研究的价值 | 第10-12页 |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述评 | 第12-15页 |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述评 | 第12-14页 |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述评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5-19页 |
2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19-41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9-25页 |
·欠发达地区的概念及类别 | 第19-24页 |
·经济发展的涵义 | 第24-25页 |
·区域经济理论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 第25-37页 |
·梯度理论的分析框架 | 第25-35页 |
·区域经济政策理论概述 | 第35-37页 |
·经济发展理论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 第37-40页 |
·制度变迁理论的基本原理 | 第37-38页 |
·后发优势理论的基本特点 | 第38-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3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态势的分析 | 第41-60页 |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一般特征 | 第41-45页 |
·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 | 第41-42页 |
·欠发达地区基本经济特征 | 第42-45页 |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第45-50页 |
·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及问题 | 第45-48页 |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问题 | 第48-50页 |
·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的原因与机制分析 | 第50-59页 |
·中西部经济发展缓慢、与东部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 | 第50-55页 |
·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的主要成因 | 第55-57页 |
·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的机制 | 第57-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4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政策评析 | 第60-74页 |
·地区差异与调控政策 | 第60-63页 |
·缩小地区差异的途径 | 第60-61页 |
·缩小地区差异的政策取向 | 第61-63页 |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原则 | 第63-67页 |
·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 第67-69页 |
·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缺欠 | 第68页 |
·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效应 | 第68-69页 |
·外资政策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 第69-71页 |
·入世后外资利用的特点 | 第69-70页 |
·目前采取的外资政策 | 第70-71页 |
·利用外资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71页 |
·产业政策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 第71-73页 |
·小结 | 第73-74页 |
5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政策支撑的思路与建议 | 第74-100页 |
·发挥后发优势与优势产业选择策略 | 第74-78页 |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发挥不利的原因 | 第74-76页 |
·实现欠发达地区发挥后发优势的对策 | 第76-78页 |
·城市化发展战略 | 第78-82页 |
·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78-80页 |
·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发展思路 | 第80-82页 |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第82-84页 |
·使各地区社会公共产品的服务的水平比较接近 | 第82页 |
·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第82-84页 |
·进一步调整国家的税收政策 | 第84-85页 |
·制订面向欠发达地区的投融资政策 | 第85-87页 |
·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 第86-87页 |
·培植增长极和发展轴 | 第87页 |
·进一步加大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力度 | 第87-90页 |
·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 | 第90-94页 |
·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 第91-93页 |
·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 | 第93-94页 |
·积极培育和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 | 第94-99页 |
·大力推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 第94-96页 |
·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 第96-97页 |
·培育技术创新能力 | 第97-98页 |
·强化品牌意识 | 第98-99页 |
·小结 | 第99-100页 |
6 结论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7页 |
在读期间科研主要成果 | 第107-108页 |
致谢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