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自动过分相电磁暂态的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牵引供电系统 | 第10-11页 |
| ·电分相技术 | 第11页 |
| ·自动过分相的分类 | 第11-16页 |
| ·器件式分相绝缘器 | 第11-12页 |
| ·锚段关节式电分相 | 第12-13页 |
| ·常用自动过分相方式 | 第13-16页 |
| ·自动过分相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现状 | 第16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2 自动过分相电磁暂态的理论分析 | 第18-34页 |
| ·地面过分相的电气过程分析 | 第18-24页 |
| ·接触网截流过电压 | 第18-19页 |
| ·合闸过电压的分析 | 第19-22页 |
| ·机车电路系统的分析 | 第22-24页 |
| ·车载过分相的电气过程分析 | 第24-29页 |
| ·接触网与中性线接通过程 | 第25-27页 |
| ·接触网与中性线断开过程 | 第27-29页 |
| ·中性线参数计算 | 第29-31页 |
| ·车载过分相过电压的计算 | 第31-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3 CRH2动车组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4-56页 |
| ·CRH2型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介绍 | 第34-36页 |
| ·CRH2动车组整流器的仿真模型 | 第36-42页 |
| ·三电平主电路结构 | 第36-37页 |
| ·整流器SPWM调制 | 第37-38页 |
| ·整流器控制策略 | 第38-39页 |
| ·整流器的仿真分析 | 第39-42页 |
| ·CRH2型动车组逆变部分的仿真模型 | 第42-53页 |
| ·三电平逆变器控制原理 | 第42-45页 |
| ·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 | 第45-47页 |
| ·CRH2动车组牵引特性分析 | 第47-48页 |
| ·逆变部分仿真分析 | 第48-53页 |
| ·逆变部分实验 | 第53-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4 自动过分相电磁暂态的仿真研究 | 第56-78页 |
| ·地面自动过分相的仿真分析 | 第56-63页 |
| ·分闸过程的仿真分析 | 第56-61页 |
| ·合闸过程的仿真分析 | 第61-63页 |
| ·智能选相开关在地面过分相中的应用 | 第63-66页 |
| ·地面自动过分相的改进方案研究 | 第66-68页 |
| ·车载自动过分相的仿真分析 | 第68-73页 |
| ·接触网与中性线接通过程 | 第69-71页 |
| ·接触网与中性线分离过程 | 第71-73页 |
| ·全过程仿真 | 第73页 |
| ·过分相过电压的防护 | 第73-77页 |
| ·RC装置的应用 | 第74-76页 |
| ·避雷器的应用 | 第76-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5 自动过分相应用问题的研究 | 第78-82页 |
| ·长/短过分相方案分析 | 第78-80页 |
| ·牵引变压器类型对电分相过电压的影响 | 第80-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 6 结论 | 第82-84页 |
| ·主要结论 | 第82-83页 |
| ·课题展望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 附录A | 第88-90页 |
| 作者简历 | 第90-94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