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 绪论 | 第11-15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 ·暂态电能质量 | 第11-12页 |
| ·暂态电能质量的概念 | 第11-12页 |
| ·暂态电能质量问题的原因与危害 | 第12页 |
| ·固态切换开关(SSTS)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 2 固态切换开关系统的介绍 | 第15-19页 |
| ·固态切换开关的基本原理 | 第15-16页 |
| ·基本结构 | 第15页 |
| ·切换过程 | 第15-16页 |
| ·缩短切换时间的方法 | 第16-17页 |
| ·固态切换开关系统的主电路拓扑结构 | 第17-1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3 固态切换开关系统的切换控制策略 | 第19-37页 |
| ·快速真空断路器和晶闸管的换流过程的定性分析 | 第19-21页 |
| ·晶闸管换流方法的研究 | 第21-29页 |
| ·过零切换 | 第21-24页 |
| ·强迫切换 | 第24-29页 |
| ·三相SSTS系统仿真分析 | 第29-34页 |
| ·过零切换 | 第30-31页 |
| ·强迫切换 | 第31-33页 |
| ·仿真总结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7页 |
| 4 固态切换开关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 第37-55页 |
| ·固态切换开关控制器的综述 | 第37-39页 |
| ·控制器的整体结构 | 第37页 |
| ·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 第37-38页 |
| ·两款CPU的选型 | 第38-39页 |
| ·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 | 第39-42页 |
| ·互感器电路的设计 | 第39-40页 |
| ·抗混叠滤波处理的设计 | 第40页 |
| ·AD采样电路的设计 | 第40-41页 |
| ·电平转换电路的设计 | 第41-42页 |
| ·逻辑处理模块的设计 | 第42-51页 |
| ·CAN通信电路的设计 | 第42-45页 |
| ·录波电路的设计 | 第45-47页 |
| ·外扩RAM电路的设计 | 第47-48页 |
| ·双口RAM通信电路的设计 | 第48-50页 |
| ·定值参数存储电路的设计 | 第50-51页 |
| ·数据处理模块的设计 | 第51-53页 |
| ·电源转换电路的设计 | 第51页 |
| ·看门狗电路的设计 | 第5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5 固态切换开关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 第55-79页 |
| ·控制器的数据处理单元(DSP VC33)的软件设计 | 第56-66页 |
| ·DSP VC33的主要任务 | 第56-57页 |
| ·DSP VC33的主程序 | 第57-58页 |
| ·DSP VC33的MAX125中断程序 | 第58-59页 |
| ·DSP VC33的DPRAM通信程序 | 第59-60页 |
| ·数据处理单元的算法及功能函数 | 第60-66页 |
| ·控制器的逻辑判断处理单元(DSP2407)的软件设计 | 第66-77页 |
| ·DSP2407的主要任务 | 第66-67页 |
| ·DSP2407的主程序 | 第67-68页 |
| ·DSP2407的DPRAM中断程序 | 第68-70页 |
| ·DSP2407的CAN通信程序 | 第70-76页 |
| ·DSP2407的定时器1中断程序 | 第76-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 6 固态切换开关系统的低压试验 | 第79-85页 |
| ·电源倒切试验 | 第79-83页 |
| ·电源手动倒切试验 | 第79-80页 |
| ·电源自动倒切试验 | 第80-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85-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89页 |
| 作者简历 | 第89-93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