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 第1-6页 |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5-6页 |
·本文研究重点 | 第6页 |
·研究的意义及其方法 | 第6页 |
第二章 学校在古代社会教化中的地位 | 第6-8页 |
第三章 宋元之际书院社会教化加强的历史原因 | 第8-15页 |
·宋末社会危机导致官学的衰落 | 第9-11页 |
·元政府推行“汉化”政策的需要 | 第11-14页 |
·书院教育者社会教化的意识 | 第14-15页 |
第四章 书院社会教化的实施 | 第15-38页 |
·面向士庶,宣传民众 | 第16-21页 |
·敦亲睦族,稳定乡里 | 第21-25页 |
·祭祀先贤,承传精神 | 第25-32页 |
·培养学生,表率社会 | 第32-38页 |
第五章 书院的官学化-元代加强书院社会教化的重要举措 | 第38-47页 |
·兴书院,定规制--扩大书院社会教化的受益面 | 第39-41页 |
·拨学田,派山长--稳定书院社会教化的实施基础 | 第41-43页 |
·延名师,请硕儒--提高书院的社会教化水准 | 第43-47页 |
第六章 宋元之际书院社会教化对当代的启示(代结语)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