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冠唇花、冠唇花和泉七化学成分的研究
| 摘要(中文) | 第1-6页 | 
| 摘要(英文) | 第6-8页 | 
| 第一章 南川冠唇花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 | 第8-67页 | 
| 一、前言 | 第8-15页 | 
| 二、结果与讨论 | 第15-44页 | 
| 1、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15-36页 | 
| 2、部分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36-43页 | 
| 3、部分化合物的活性研究 | 第43-44页 | 
| 4、讨论 | 第44页 | 
| 三、实验部分 | 第44-63页 | 
| 1、实验仪器和材料 | 第44-45页 | 
| 2、实验样品 | 第45页 | 
| 3、提取与分离 | 第45-47页 | 
| 4、环肽的氨基酸分析 | 第47-48页 | 
| 5、环肽的酸水解 | 第48页 | 
| 6、环肽的薄层分析 | 第48页 | 
| 7、环肽中氨基酸构型分析 | 第48-50页 | 
| ·原理和方法 | 第48-49页 | 
| ·Marfey氏衍生 | 第49页 | 
| ·HPLC分析 | 第49-50页 | 
| ·标准氨基酸的Marfey氏衍生物保留时间 | 第50页 | 
| ·环肽酸水解产物的Maurfey氏衍生物保留时间 | 第50页 | 
| 8、化合物4-6的碱水解及酸水解 | 第50-51页 | 
| 9、ACE抑制活性的测定方法 | 第51页 | 
| 10、体外细胞毒活性测试方法 | 第51页 | 
| 11、抗单纯性疱疹病毒活性测定方法 | 第51-52页 | 
| 12、化合物的理化和波谱数据 | 第52-63页 | 
| 四、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第二章 冠唇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67-79页 | 
| 一、前言 | 第67-68页 | 
| 二、结果与讨论 | 第68-72页 | 
| 1、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69-72页 | 
| 2、讨论 | 第72页 | 
| 三、实验部分 | 第72-77页 | 
| 1、仪器和材料 | 第72页 | 
| 2、植物样品 | 第72页 | 
| 3、提取与分离 | 第72-73页 | 
| 4、化合物的理化和波谱数据 | 第73-77页 | 
| 四、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 第三章 泉七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79-88页 | 
| 一、前言 | 第79-80页 | 
| 二、材料及方法 | 第80-81页 | 
| 1、仪器和材料 | 第80页 | 
| 2、提取与分离 | 第80-81页 | 
| 三、结果与讨论 | 第81-86页 | 
| 1、化合物的理化和波谱数据 | 第81-84页 | 
| 2、讨论 | 第84-86页 | 
| 四、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 第四章 具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的天然产物 | 第88-124页 | 
| 一、前言 | 第88页 | 
| 二、从植物中获得的具有ACE抑制活性的化合物 | 第88-97页 | 
| 三、从微生物中得到的具有ACE抑制活性的化合物 | 第97-103页 | 
| 四、从食物和蛋白中获得的ACE抑制肽 | 第103-105页 | 
| 五、小结 | 第105-106页 | 
| 六、参考文献 | 第106-124页 | 
| 附录 新化合物的谱图 | 第124-155页 | 
| 博士期间被接收发表和待提交的论文 | 第155-156页 | 
| 致谢 | 第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