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实时控制系统的软件使能控制的研究与应用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 ·课题研究概述 | 第10-11页 |
| 第2章 相关嵌入式实时系统原理 | 第11-22页 |
| ·嵌入式实时系统概述 | 第11-14页 |
| ·嵌入式实时系统硬件特征 | 第12-13页 |
| ·嵌入式实时系统软件特征 | 第13页 |
| ·嵌入式实时系统在工控领域的应用要求 | 第13-14页 |
| ·实时任务管理 | 第14-15页 |
| ·实时任务调度策略 | 第15-19页 |
| ·单一比率调度算法(RM) | 第16-18页 |
| ·截止期最早优先算法(EDF) | 第18页 |
| ·其它算法 | 第18-19页 |
| ·实时任务的通信、同步和互斥处理 | 第19-22页 |
| ·临界区 | 第19-20页 |
| ·信号灯 | 第20页 |
| ·消息和邮箱 | 第20页 |
| ·事件 | 第20-22页 |
| 第3章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 第22-35页 |
|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特点 | 第22-23页 |
|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发展 | 第23-24页 |
| ·嵌入实时操作系统WindowsCE.NET | 第24-25页 |
| ·Windows CE.NET系统体系结构 | 第25-28页 |
| ·内核模块 | 第26页 |
| ·对象存储模块 | 第26-27页 |
| ·GWES模块 | 第27页 |
| ·通信模块 | 第27-28页 |
| ·可选组件 | 第28页 |
| ·Windows CE.NET中断处理 | 第28页 |
| ·Windows CE.NET线程调度 | 第28-33页 |
| ·同步与互斥 | 第29页 |
| ·线程结构分析 | 第29-32页 |
| ·Windows CE.NET调度机制 | 第32-33页 |
| ·几种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实时性能评测 | 第33-35页 |
| ·中断延迟比较 | 第33-34页 |
| ·任务切换延迟比较 | 第34-35页 |
| 第4章 基于软件使能模型的嵌入式实时系统设计方法 | 第35-48页 |
| ·SEC模型原理概述 | 第35-39页 |
| ·SEC模型设计出发点 | 第35-37页 |
| ·SEC模型开发工具组成概述 | 第37-38页 |
| ·基于SEC模型开发流程概述 | 第38-39页 |
| ·SEC模型语言及其编译器 | 第39-43页 |
| ·语言规范 | 第40-41页 |
| ·语法 | 第41-42页 |
| ·编译器 | 第42-43页 |
| ·SEC模型运行系统 | 第43-48页 |
| ·E虚拟机 | 第44-45页 |
| ·S虚拟机 | 第45-46页 |
| ·E虚拟机与S虚拟机相互作用机制 | 第46-48页 |
| 第5章 课题实例分析与设计 | 第48-69页 |
| ·课题实例概述 | 第48-50页 |
| ·需求分析 | 第48页 |
| ·作业流程 | 第48-50页 |
| ·技术要点 | 第50页 |
| ·硬件设计 | 第50-57页 |
| ·后置指挥中心硬件设计 | 第51-52页 |
| ·观测仪硬件设计出发点 | 第52-53页 |
| ·观测仪硬件体系结构 | 第53-54页 |
| ·观测仪输入输出设计 | 第54-55页 |
| ·观测仪通信设计 | 第55-56页 |
| ·观测仪电源设计 | 第56-57页 |
| ·软件设计 | 第57-67页 |
| ·软件任务划分及模型设计 | 第57-64页 |
| ·调度策略分析 | 第64页 |
| ·驱动设计 | 第64-66页 |
| ·功能块程序设计 | 第66-67页 |
| ·设计小结 | 第67-69页 |
| 第6章 总结 | 第69-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 附录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