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灯高压驱动芯片的研究与设计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 ·高频照明技术与电子镇流器 | 第9-14页 |
| ·高频照明原理与特点 | 第9-11页 |
| ·高频镇流器类型及发展方向 | 第11-14页 |
| ·电路类型 | 第11-13页 |
| ·器件类型 | 第13-14页 |
| ·高压集成电路的设计 | 第14-18页 |
| ·高压IC设计的考虑 | 第14-15页 |
| ·高压电路设计手段 | 第15-18页 |
| 第二章 UBA2014的特点及运用 | 第18-28页 |
| ·芯片简介 | 第18-20页 |
| ·芯片的工作流程 | 第20-26页 |
| ·启动状态 | 第20-21页 |
| ·振荡 | 第21-22页 |
| ·可调死区时间 | 第22页 |
| ·时间电路 | 第22页 |
| ·预热状态 | 第22-23页 |
| ·起辉状态 | 第23-24页 |
| ·点亮状态 | 第24页 |
| ·灯失效模式 | 第24-25页 |
| ·Power down状态 | 第25-26页 |
| ·容性模式保护 | 第26页 |
| ·本文的工作和意义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UBA2014内部电路的分析及仿真 | 第28-61页 |
| ·模块电路的分析 | 第28-61页 |
| ·电流基准电路 | 第28-30页 |
| ·主偏置电路 | 第30-32页 |
| ·2.95v缓冲基准源 | 第32-35页 |
| ·波形发生器 | 第35-39页 |
| ·方波发生器 | 第35-36页 |
| ·锯齿波发生器 | 第36-39页 |
| ·迟滞比较器 | 第39-41页 |
| ·D触发器 | 第41-42页 |
| ·比较器 | 第42-43页 |
| ·启动信号发生器 | 第43页 |
| ·5v模拟(数字)电源生成电路 | 第43-45页 |
| ·压控信号产生及调光 | 第45-50页 |
| ·压控信号产生 | 第46-48页 |
| ·调光 | 第48-50页 |
| ·自适应死区时间调节 | 第50-56页 |
| ·D类DC-AC谐振转换 | 第50-51页 |
| ·工作原理和理论推算 | 第51-55页 |
| ·自适应死区时的电路实现 | 第55-56页 |
| ·自举电路 | 第56-59页 |
| ·自举电路的原理 | 第56-57页 |
| ·片内集成自举电路 | 第57-59页 |
| ·电平移位及高端逻辑电路 | 第59-61页 |
| 第四章 全电路仿真 | 第61-71页 |
| ·灯管模型 | 第61-63页 |
| ·全电路仿真 | 第63-71页 |
| ·预热阶段 | 第63-68页 |
| ·启辉阶段 | 第68-69页 |
| ·调光阶段 | 第69-71页 |
| 第五章 线路的改进及评估 | 第71-76页 |
| ·改进方案的原理介绍 | 第72-73页 |
| ·改进电路的模拟结果和效果评估 | 第73-76页 |
| 第六章 版图的相关介绍 | 第76-87页 |
| ·生产工艺 | 第76-77页 |
| ·器件结构 | 第77-83页 |
| ·电阻 | 第77-78页 |
| ·电容 | 第78页 |
| ·二极管(稳压管) | 第78-80页 |
| ·第一种二极管 | 第78页 |
| ·第二种二极管 | 第78-79页 |
| ·第三种二极管 | 第79页 |
| ·第四种二极管 | 第79页 |
| ·第五种二极管 | 第79-80页 |
| ·几种特殊的有源器件 | 第80-83页 |
| ·特殊的NMOS管 | 第80-81页 |
| ·LDD结构的NMOS管 | 第81页 |
| ·小功率LDMOS(横向双扩散MOS管)管 | 第81页 |
| ·大功率LDMOS | 第81-83页 |
| ·版图布局和管脚的ESD功能分析 | 第83-86页 |
| ·版图布局 | 第83-84页 |
| ·ESD分析 | 第84-86页 |
| ·电源输入ESD保护 | 第84页 |
| ·敏感输入管脚的ESD保护 | 第84-85页 |
| ·一般的输入管脚的ESD保护 | 第85-86页 |
| ·输出管脚的ESD保护 | 第86页 |
| ·其它 | 第86页 |
| ·修改后的版图 | 第86-87页 |
| 回顾与展望 | 第87-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