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个性化教育服务的研究
第1章 绪论 | 第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 第10-12页 |
第2章 新时代教育服务的特征分析 | 第12-19页 |
·新教育的时代特征 | 第12-14页 |
·教育为学习服务 | 第14-15页 |
·教育是服务业 | 第15-16页 |
·新教育提供的产品是服务 | 第16页 |
·教育是“以学择教” | 第16-17页 |
·教育教师 | 第17-18页 |
·终身教育 | 第18-19页 |
第3章 个性化教育服务的必要性分析 | 第19-26页 |
·个性化教育的基本内涵 | 第19-20页 |
·企业人力资源培训要求个性化教育服务 | 第20-21页 |
·信息技术发展要求个性化教育服务 | 第21-22页 |
·量子时代要求个性化教育服务 | 第22-24页 |
·个体教育的产生要求个性化教育服务 | 第24-26页 |
第4章 培训中心个性化服务方案 | 第26-49页 |
·培训中心概况 | 第26-32页 |
·培训中心主要服务范围 | 第26页 |
·培训中心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 第26-30页 |
·与同行业师资结构的比较分析 | 第30-31页 |
·培训中心培训教育与新教育的距离 | 第31-32页 |
·培训中心开展个性化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 第32-36页 |
·培训中心开展个性化教育的必要性 | 第32-33页 |
·培训中心开展个性化教育服务的优劣势分析 | 第33-36页 |
·培训中心个性化教育服务的思路 | 第36-37页 |
·培训参考方案 | 第37-43页 |
·英语培训 | 第38页 |
·管理专业证书培训 | 第38-43页 |
·加强IT培训力度 | 第43页 |
·培训向咨询转变 | 第43页 |
·开发适应电力行业发展的培训项目 | 第43页 |
·各种培训方法分析 | 第43-46页 |
·师资建设 | 第46-49页 |
·以人为本的培训 | 第46-47页 |
·教育品质建设 | 第47页 |
·理论素质与实践能力并存 | 第47页 |
·师资建设具体措施 | 第47-49页 |
第5章 培训中心个性化服务的实施 | 第49-55页 |
·培训的宗旨和目标 | 第49页 |
·培训需求分析和计划制定 | 第49-50页 |
·受培人员的组织与分析 | 第50页 |
·培训计划实施控制 | 第50-52页 |
·培训的评估 | 第52-53页 |
·建立受训人员个人档案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